论校对工作对科技期刊质量的影响
2018-10-21刘伟昌
刘伟昌
摘要:校对工作是科技期刊编撰中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校对质量的好坏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要想出版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就必须要重视校对工作,本着对读者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校对工作,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
关键词:科技期刊;校对工作;质量影响
校对工作在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校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原稿件的内容找出错误之处进行修正,提出疑问,从而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一个合格的校对工作者不仅要消除稿件的排版错误,还要修正稿件中的错误和疑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科技期刊的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接下来笔者就针对校对工作对科技期刊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校对工作对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质量的高低与校对工作密切相关,正规出版社或者是规模较大的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有专业人员进行稿件的校对工作,但是大部分的科技期刊依然实行的是编校一体,即稿件的编辑人员同时还要负责稿件的校对工作,校对工作占据了稿件编辑工作者的很多时间。当前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是由稿件的校对人员或编辑人员逐次进行。校对的具体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检查,还要注重细节的校对,对文章的文字进行检查,包括字体、字号、外文字母、特殊符号、标点符号、图表的合理性、语句是否通顺、语法是否规范等;对文章的排版进行校对,包括期刊的刊眉是否符合规范、期刊页码是否连续、页面承接是否正确、通篇文章作者的标识是否正确、段落的排版是否符合要求(段首缩进字符数量、标题的字号)等;对参考文献进行检查,包括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文献是否真实存在,对刊名、人名、年卷信息、出处等重要信息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核对等;以及对期刊杂志的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扉页的内容进行校对排版等。
在科技期刊出版之前的工作中,校对是在期刊出版之前和编辑之后两者之间的工作程序,是科技期刊把好质量关的最后一道程序,目的是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错误和遗漏在出版面世之前全部消除。同时,校对工作也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补足并修正编辑遗漏或者错误,如果校对工作差错率过高将会极大的影响期刊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想保证出版出较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校对工作必须要引起出版社或编辑部的高度重视。
二、科技期刊校对工作的现状
(一)忽视三校一读制度
三校一读制度是指在图书期刊出版之前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至少是三次校对,还要经过一次通读检查后,方可印刷出版。重要的科技期刊、书刊等,校对的次數视情况增加,终校必须由专业人员担任,以保证期刊质量。当前很多出版编辑部门没有把握好稿件的校对工作,对校对工作认识度不够深入,更甚至有的科技期刊出版社或编辑部为了节省出版时间,对三校一读的制度没有完全的落实,有些校对工作只进行了初校和二校便进入到出版环节,有些出版社缺少专业校对人员,由编辑自己负责自己稿件的校对工作,这样印刷出版的科技期刊很难保证质量。
(二)校对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有些科技期刊的出版社由于缺乏专业的校对工作人员,通常采用“编校合一”的制度,即稿件的编辑者同时还要负责自己稿件的校对工作。但是编辑没有受过专业的校对训练,对校对工作的要点和要求并不是很了解,编辑对校对工作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只是对错别字句的修改这些表层面上。但是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校对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编辑工作是从稿件出发进行总体布局,遣词造句,追求是稿件“好不好”,而校对工作是以编辑所写稿件为基础,发现其中的不足,追求的是“对不对”,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因此,目前缺乏专业的校对工作者是目前很多科技期刊出版社或编辑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校对人员缺乏质量意识
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通常是由编辑群体完成,校对工作的分工不明确,尤其是出版社对校对差错率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使校对工作人员也就是编辑人员对校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责任心不强,极容易出现侥幸心理。当前,很多出版社或编辑部为了提高校对质量通常采用的是编辑互换校对稿件的方法来进行校对。但是由于出版社对校对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规范,很多编辑对他人稿件的校对会采用消极或者是侥幸的态度,在校对工作中对文稿的加工不够充分,遗漏的错误较多,从而降低了科技期刊的质量。另外,编辑对他人的稿件所写的内容了解不够专业,对稿件中出现的专业性的错误不容易发现,这样也无法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
(四)工作量大,造成失误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每天会面对各类科技文稿,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行业,内容千差万别。按照出版社的编辑制度,通常是“三审三校一读”。稿件要经过编辑的初审、二审、终审,初校、二校、三校等标准流程,编辑人员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长时间下去,很容易出现浮躁情绪。另一方面,编辑在进行校对工作之前,已经对稿件进行了多次的审查和阅读,因此在校对过程中,难免会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不容易发现稿件中的错误。长时间,高强度,枯燥的工作,使得校对工作人员产生了疲倦心理,导致在校对工作中出现失误。
三、提升校对工作质量的途径
(一)强化三校一读制度
编校质量是评价科技期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编校质量是指编辑加工质量和校对质量,而校对的差错率是编校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期刊校对差错在万分之一以下的才能出版上市。出版社如果想要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必须要严格的执行三校一读制度。通过对期刊的初校、二校、终校以及最后的通读,会在每次的校对中对稿件进行润色和补充,最终保证稿件的质量。出版社或编辑部须将该制度很好的贯彻执行下去,另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规定了:所出版的书籍必须要指定一名专业的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稿件的校对和文字处理,监督检查每次校对质量,负责最后的通读检查工作。因此,如果想要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就必须要将三校一读制度彻底贯彻下去。
(二)提高校对人员的专业技能
科技期刊中的差错通常出现在语言文字差错上,多以错别字、词语使用不当、语法错误、标点错误、逻辑不通畅、知识性的误差、常识性错误、计量单位错误等。因此,校对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消除上述差错,如果想使差错保证在规定范围之内,校对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语言文字规范训练,保证校对人员的语言文字功底扎实,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字运用的基本功底,尽可能多地掌握汉语言文字规范,例如简化字、特殊字、繁体字,掌握各种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等。同时还要掌握文字语法、文章逻辑性、文章的修辞、各种工具书的使用等。
(三)推进编校电子化工作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期刊的投稿方式变成了网络投稿,编校工作进入了网络时代,形成了编辑电子化的趋势。编辑电子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稿件在计算机上完成编辑和校对工作,借助现代编辑手段依托科技技术高效的完成组稿、编稿、审稿、校对、润色、排版、出版发行等工作,改变传统的校对工作,通过编校电子化能极大的减少校对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快捷的查询出参考文献的内容,提高查准率。
(四)完善激励制度
出版社应该对校对工作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编校合一的制度下编辑人员工作压力大,影响校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校对稿件时难免会出现校对工作不严谨,校对遗漏的状况。因此出版社要制定合理的绩效制度和奖励制度,合理的安排好校编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科技期刊校对的准确性和期刊的质量。
四、总结
科技期刊质量的高低是学术传播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出版社要合理的利用“编校一体”,充分的执行“三校一读”制度,同时提高校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提高科技期刊的校对质量,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玛英.论强化学术期刊校对工作的原因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6 (06):46-47+51.
[2]姜赢,庄润钹,吴烨凡,朱玲萱.基于描述逻辑本体推理的语义级中文校对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 (04):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