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β—HCG监测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8-10-21安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应用血清

安宁

【摘 要】 目的:对血清β-HCG监测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收治的60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监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β-HCG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为治愈的患者57例(95.00%),无效3例(5.00%)。结论:血清β-HCG值的监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及保守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治疗过程中,血清β-HCG是判定治疗成败的标志物。

【关键词】 血清β-HCG监测;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WHR2018061051

异位妊娠指的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也称之为“宫外孕”[1]。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其发病率较高。临床病因是由于输卵管官腔或周围的炎症刺激,引起官腔通畅不佳,阻止孕卵正常运行,导致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而引起输卵管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的情况。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停经、阴道少量流血等症状。近年来,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早期给予明确诊断与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已成为普遍趋势[2-3],同时临床上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也随之增多。对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均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和困扰。血β- HCG(人绒毛膜性腺激素)含量是诊断异位妊娠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为此,本研究对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血β- HCG监测,以及对异位妊娠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4.5±2.3)岁;停经时间35~60天。纳入标准:尿检HCG定性为阳性或弱阳性,血清β-HCG水平测定值为≤3000U/L,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以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以及停经史。其中阴道流血42例、多次异位妊娠8例、未生育10例。经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无妊娠囊,宫旁附件区出现低回声包块,未见任何胎心搏动,并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以及后穹隆液性暗区;同时均给予患者血清β-HCG测定,结果显示:血清β-HCG水平测定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异位妊娠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指征

临床体征持续平稳状态,且没有内出血征象;妊娠孕囊直径≤4cm,血清β-HCG测定值≤3000U/mL;同时无杀胚药物禁忌证者。

治疗方式:对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前应均给予患者抽血化验,并监测血清β-HCG水平变化。同时采取甲氨蝶呤50~60mg/m2肌肉注射,4~7天血清β-HCG水平下降<15%,应立即给予2次使用相同剂量。并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早间、晚间各服用1次,1个疗程3天。3天后若血清β-HCG水平无明显下降或升高,需再次口服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监测6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血β-HCG测定水平变化的情况。观察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断

经治疗后,复查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明显消失,测定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值范围内,超声检查提示宫旁附件区包块消失,盆腔积液消失,则判定为治愈;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彩超检查提示附件区包块明显增大,盆腔积液无明显减少或增多,血清β-HCG测定水平未下降或反而升高,则判定为失败。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血清β-HCG测定水平以及有效率结果显示:经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的治愈患者为45(75.00%),血清β-HCG测定水平未恢复正常值,继续观察并进行随访患者为12(20.00%),中途进行调整药物治疗后持续有效。临床体征无任何改善、血清β-HCG水平无下降或升高反复患者3例(5.00%) 经治疗无效。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成功治愈57例(86.33%)。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孕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异常妊娠过程。近几年来的异位妊娠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未生育患者概率明显增多[4],严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根据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方式有很多,如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氯化钾、前列腺素等。米非司酮是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蛻膜组织中的孕酮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阻断孕激素作用,致使蜕变性黄体生成素出现下降、黄体出现溶解、胚囊坏死等情况。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促使胚胎阻止壞死、脱落、吸收的作用。血清β-HCG是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宫外孕早期诊断主要是检测血β-HCG,正常人血清β-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含量约为0~3MIU/ML。其比值可作为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及妊娠失败的判断指标。若血清β-HCG<0.81则作为妊娠失败者,若比值>1.68的患者作为成功妊娠。正常宫内妊娠在排卵后的7~10天可监测到血清β-HCG值,且3周内血清β-HCG分泌量较快,使得血清β-HCG含量迅速增孕60~80天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160~180天后,将至到最低,但扔明显要高于正常范围内,反复持续回升直至分娩阶段。通常血清β-HCG值可在停经24天左右就可以查出,相对优于超声检查需在停经15天后才可查出。在此妊娠时间段却未能及早做出妊娠诊断,被人们称之为“妊娠盲区”。血清β-HCG定量分析对妊娠早期患者的体内激素水平的测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判断药物保守治疗是否有效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血清β-HCG监测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本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为治愈的患者57例(95.00%),无效3例(5.00%),这与程淑红在研究报告中[5]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临床上选择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可有效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同时又对药物保守治疗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时机。

综上所述,血清β-HCG值的监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及保守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治疗过程中,血清β-HCG是判定治疗成败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任小平.动态监测血β-hCG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预测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14):37-38.

[2] 宋家欣,侯丽辉.血β-HCG联合超声监测在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10):1437-1439.

[3] 王昀.动态测定血β-hCG在异位妊娠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059-5060.

[4] 刘军华,朱艳,杨丽君,等.血β-HCG在异位妊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中的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03):223-225.

[5] 程淑红.血β-HCG监测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6):55-56.

猜你喜欢

异位妊娠临床应用血清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抗蛇毒血清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