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配性男性气质在美国战争电影中的建构

2018-10-21朱燕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建构

朱燕

摘要:本文运用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详细分析21世纪初期上映的美国战争电影《黑鹰坠落》中对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建构,探讨男性暴力、示范性男性气质和组织管理在美国战争电影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进一步解读美国政府与军队通过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媒介宣传其价值观的方式。

关键词:支配性男性气质;《黑鹰坠落》;建构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sculinity of R.W.Connell,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hegemonic masculinity in the film Black Hawk Down,discussed about the presentation of masculine violence,exemplary masculinity and management in US war films so as to interpret the way how US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use cultural media like films to propagandize its social value.

Key Words:hegemonic masculinity,Black Hawk Down,construction

電影《黑影坠落》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推出,并于2001年正式上映。其内容改编自马克·鲍顿的同名纪实报道,讲述的是发生在1993年10月3日美军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一次真实的军事行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等6类奖项的8项大奖,同时还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奖等16类奖项的28项提名。

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还原了美军的现代战争状况和当代美军部队的结构组成和人员配置,同时影片还获得了1.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其中包括1.08亿美元的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这说明,该影片在美国民众中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和接收度。本文将根据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分析美国的电影人如何在电影中建构支配性男性气质,从而达到宣传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的目的。

一、支配性男性气质

美国社会学家R.W.康奈尔在1955年出版了《男性气质》一书,该书系统地梳理了社会学界对男性气质学的研究历史,列举了学术界对男性气质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康奈尔认为,男性气质中的关系分为“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和边缘性”,但是同时,男性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特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变迁的。

男性气质的形成经历了四项发展。第一项发展是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形成了文化的变迁,从而导致欧洲大城市的民众开始对性和人格有了新的理解。强调配偶家庭的文化和强调个性表达,以及个人与上帝直接联系构成了男性气质观念的文化先决条件;第二项发展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先后建立的跨洋帝国,男性的主要职业为从军和进行贸易,这两个主要职业使得殖民国家男性作为“征服者”的形象出现,这“也许是第一个可以在作为男性文化类型的现代意涵上定义的群体”;第三项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形成了商业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相较于乡村更富有理性,但是也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同时,男性气质的形式也被资本主义和企业家文化进行了制度化;第四项发展是大规模的欧洲内战使得父权制秩序被巩固,在这一时期,贵族男性气质与政权密切整合,一方面对妇女拥有绝对的家庭权威,另一方面残酷对待农业劳动力。在这四项发展之后,随着贵族男性气质的破裂,新的支配性形式取代了原有的男性气质,并衍生出一些从属性和边缘性的男性气质。而在当代社会,女性主义对男人特权提出挑战,使得男权制正在丧失其合法性。但同时,男性不会轻易放弃特权,反而会努力维护现状,反对动摇性别秩序的理想变革。

在当代社会中,维护支配性男性气质不会明确地通过男性气质政治表现出来。康奈尔在他的书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情况:男性暴力、示范性男性气质和组织管理。这三种情况出现在现代社会各种机构的运营活动中,并与男性气质政治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男性暴力最好的体现就是在军事行动中,尤其是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根据琼·梅林对美国电影的研究,她认为好莱坞电影在初期对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塑造是“在狭窄的情感范围内演变发展着”,但是后来“越来越借助暴力行为体现男性气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为代表的“孤胆英雄”形象成为美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国的大多数战争电影中,武器和高科技成为英雄人物体现其力量和智慧的最佳工具。高端武器在战争电影的军事行动中被英雄人物熟练地运用,一方面很好地表现出男性在实施暴力时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树立了男性运用高科技武器时所展现的高智商的示范性男性气质。根据康奈尔的论述,示范性男性气质的本质是要“在性别关系中获取霸主地位”。男性在性别关系中展现力量、实施暴力,以获取其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一旦以电影、电视形象传播,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而当示范性男性气质为集体所接受并采纳运用后,就涉及到了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第三个领域,“男权制组织的经历管理”。

因此,康奈尔所讨论的男性暴力、示范性男性气质和组织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种情况互相结合、互相支持,共同树立起支配性男性气质所主导的男性气质政治。

二、影片内容与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期,索马里军阀混战引发大饥荒,而当时最大的军阀头目艾迪德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并抢劫国际救援物资,并以饥荒作为武器,企图赢得胜利。联合国要求美国协助其在索马里实行强制和平,于是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和克林顿相继派遣2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联合国部队一起组成3.8万人的部队进入索马里。联合国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救援和维持治安的工作。1993年,就在美国按计划撤出大部分士兵后,艾迪德突然向联合国部队宣战,屠杀24名巴基斯坦士兵,并攻击美方人员。于是,美国政府派出由陆军三角洲部队、游骑兵部队和一六零特种作战航空营组成的120人特别行动小组深入摩加迪沙,主要是完成两项任务:为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捉拿索马里军政府的两名高级将领。这次战役被称为“摩加迪沙之战”。美国政府原定于三周结束该项军事行动,但是由于准备错误和情报不足,美军陷入被动,战争持续了六周都没有结束。最后美军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被迫撤军。

战争结束后,费城新闻报记者马克·鲍顿分别在索马里和美国采访了这次战争的目击者、参战士兵和相关人员,出版了纪实报道《黑影坠落:一个现代战争故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根据该纪实报道,选取其中的一场战斗,创作了影片《黑鹰坠落》。影片讲述的是“摩加迪沙之战”中,美军部队接到命令要在1小时之内抓捕艾迪德政府的两名高级官员,但由于错误的情报和不充分的准备,战斗持续了15个小时后,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增援下撤退。这次战斗最终造成19名美军战士阵亡、73名受伤,并损失了两架黑鹰战机。其伤亡程度是美军在越战之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三、电影《黑鹰坠落》中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建构

(一)男性暴力

在影片中,展现男性暴力的工具之一是美军的武器装备,地面战斗人员所持的武器包括夜视镜、CAR-15卡宾枪、M249轻机枪、M2HB重机枪、M16A2主战步枪、M14自动步枪、M60通用机枪、M1911A1自动手枪、M72LAWM9自动手枪、M134 Mini-gun、MK3A2进攻性手榴弹、M67防御性手榴弹和M203榴弹发射器,当然还有影片最具代表性的黑鹰战机。这些武器在当时都属于世界性的先进武器。而艾迪德政府军,甚至整个索马里的民兵部队所展现的则是破旧的卡车上坐着头戴头巾、手持AK47步枪的士兵,稍大规模的武器则是PRG-7火箭筒、DShKM重机枪和M2HB重机枪。这些武器多数都是由前苏联研发,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被淘汰。美军武器的先进以及美军士兵对武器的熟练使用很好地展示了美军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越性,从而与索马里民兵的土气和落后形成对比。

除了武器之外,男性暴力的合理性也在影片中进行了阐述。影片的开始是一段介绍当时政治背景的文字,画面则是饥饿瘦弱的索马里平民,整个开头营造出索马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需要被拯救的形象。接下来的长镜头则是联合国部队空降救援物资而被民兵哄抢的画面,画面里民兵不顾本国人民的安危,手持棍棒和武器争抢手无寸铁的平民救援物资,并且用机枪扫射平民。这就给后来美军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合理性的铺垫,即美军扮演的是“救世主”的角色,采用正义的暴力行动来阻止邪恶的艾迪德军政府的暴行。另外,这一理念也通过美军士兵的对话进行了明确的表达。正如游骑兵的队长艾士官(Sergeant Eversmann)在回答为何要来索马里时,他的回答是“我尊重他们。这里的人没有工作、没有食物和教育、没有未来,而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帮助他们,二是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上面看着他们自相残杀…我是来做一些改变的。”那么这也代表了影片所要传递的信息:美军是阻止索马里军阀自相残杀的正义之师,其使命是来拯救索马里人民的。因此,即使美军使用了暴力,那也是出于正义的理由,是对暴力的正确使用。在这里,影片恰到好处地输出了美国价值观,并使美国政府和军队的正面形象进一步加强。

(二)示范性男性气质

展现示范性男性气质的方式之一就是对英雄人物的塑造。《黑鹰坠落》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将整个美军部队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首先,在使用暴力的时候,美军严格遵守国际规定和部队纪律,同时又对索马里人民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如,当艾迪德军政府哄抢救援物资和屠杀平民时,盘旋在上空的黑鹰战机里的士兵准备用武力进行阻止,但由于那属于联合国的管辖范围,只好作罢。这在一方面展现了美军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美军严明的纪律性。其次,在战斗的过程中,美军始终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不射杀平民;第二,与索马里民兵部队战斗时不能首先开火。第一项原则在两次行动之前,军官都会特别强调。而且在战斗中美军士兵也未出现过射杀平民的现象。其中有几个特写不仅反映了士兵严格遵守不射杀平民的原则,而且也宣扬了美军对妇女儿童的关怀。如,街头巷站中游骑兵尤伊(Urek)撤退到一间教室里,教室里还有一名女教师带着几个学生,教室外则是两名索马里少年持机枪对着教室扫射,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军士兵首先挥手跟孩子们打招呼,确保孩子们安全后,又挥手告别,冒着被攻击的危险走出教室。当他走出教室时,一名索马里少年等待在外,端着机枪疯狂扫射,却由于尤伊意外跌倒而误杀了自己的亲人。少年悲痛欲绝地伏在亲人尸体上哭泣,尤伊把枪对准少年,最终没有扣动扳机,而是选择了离开。另一场景是在战斗后期美军开始撤退的过程中,一名索马里妇女被枪声惊吓,四处乱跑。美军在后面不仅停止射击,还大声喊叫:“趴下,女士!”直到这位妇女跑进周围建筑物中,美军士兵才又开始射击。第二项不首先开火的原则是盖瑞森将军(General Garrison)在行动最开始的时候就下的命令,影片也表现了美军是如何执行这一命令的。战斗最初的任务是在奥林匹克旅馆抓捕艾迪德军政府的高级官员,抓捕行动随后遭到民兵的伏击,美军等待了几分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时,枪声响起,一位士兵向中校汇报说,对方射杀我们了。中校下令:“打回去!”于是,战斗才真正开始。

影片将美军作为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是建立在与索马里民兵形象的对比基础上的。索马里民兵挥动大棒哄抢物资,对本国人民也毫不留情。战斗时装备杂乱,见人就打,充满仇恨和暴虐。尤其在对死伤者的处理上,美军士兵的受伤或死亡均有近镜头的描述和渲染,而索马里民兵的伤亡则是远距离的应声倒下。同时,当游骑兵小组带领伤员占据某个房间时,索马里民兵对伤员没有任何同情,直接用火箭炮轰炸。这种对比使得观影者不自觉地和美军士兵站在一起,对他们的命运感到同情,心情也随着剧情中美军命运的起伏而改变。

(三)组织管理

美軍内部组织管理的一个表现是上下级的关系团结而亲密。比如在部队战斗之前,三角洲部队的上尉被下属在众人面前模仿取笑,但他并没有对此表示太多的介意,只是警告该士兵下不为例。另外,盖瑞森将军在指挥室全程监控战斗,他的台词不多,除了指挥战斗外,其它几处台词全是对士兵的关注。如,飞行员杜伦(Durant)驾驶的超级64号黑鹰战机被击落后,盖瑞森将军马上说:“我要把他们救出来。全部救出来。”影片最后,盖瑞森将军来看望士兵,当他看见一位伤员的鲜血从病床上喷射而出时,马上拿起一块白布在地上擦拭。

另一个表现是士兵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对战友生命的珍视。战斗伊始,空降兵陶德(Todd)从直升机上降落时直接摔倒在地,无法动弹,其他队员马上组织担架,在枪林弹雨中迅速包扎并将其抬到悍马车队进行撤离,最后这三辆悍马车队成功将伤员护送回基地。战斗过程中,士兵奥迪克(Othic)在激战中无意看见一只队友的断手,奥迪克立刻停止射击,将断手装入口袋,因为他要将战友的手表作为遗物带回去。救援超级64号黑鹰战机的命令下达之后,前去救援的小组长教育下属:“绝不能丢下同胞。你应该知道这一点。”随后直升机播出广播:“杜伦,我们不会丢下你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和士兵的耳机里反复播出,给士兵们极大地鼓舞。从这里影片又一次成功地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即,同胞的性命很重要,同胞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虽然这次战斗最后被定性为一次失败的行动,但是影片中所呈现的美军的战斗协调能力和战斗组织管理能力却是非常好的。空中的小型直升机负责运送空降兵,黑鹰战机负责空中掩护,悍马车队负责地面打击,小队士兵进行游击战。作战状况实施反馈,作战人员之间沟通及时,这些都展现了男性气质在集体中的组织管理。也使观影者不由自主地站在美军一方,将这次战斗的失败归结于盖瑞森将军对形式预估的失误和索马里军政府的残暴。

影片最后的字幕中提到,战斗结束后有两名中士授勋,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从索马里撤军,盖瑞森将军对此次行动全权负责。而且三年后艾迪德被刺杀,盖瑞森将军于刺杀后第二天退役。这说明,此次行动不仅得到了美国政府最高权力机构的认可,而且也向观影者暗示,盖瑞森将军为死去的士兵们报了仇。集体的组织管理在最后的字幕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让观影者觉得这次行动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军队高层的重视,而且美国军队自上而下组织严密,关心每一次战争,在意每一位士兵的生死。

四、小结

整个影片中,无论是盖瑞森将军还是以陆军三角洲部队、游骑兵部队和一六零特种作战航空营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又或者是每一位士兵,他们在庞大的国家机器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美军军队内部建立起来的支配性男性气质是战斗胜利的一大法宝,但是影片对士兵的个人情感、对索马里人民和民兵的命运则是有意性地忽略。

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三个要素:男性暴力、示范性男性气质和组织管理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而且电影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这一方面反映了电影制作方认可支配性男性气质在电影中的建构,而且也有意识地在细节和片段中强化这一建构。另一方面,该电影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说明观众接受电影中建构的支配性男性气质,进而表明在当今社会中,支配性男性气质有比较广泛的观影基础。

参考文献:

[1]R.W.康奈尔.男性气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2.

[2]韓佳蓉.《黑鹰坠落》战争电影美学艺术的巅峰之作[J].电影文学,2014 (18):75.

[3]陈书毅.虚拟世界中的现实建构—评电影《黑影坠落》[J].电影评介,2008 (06):37.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