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改革探讨

2018-10-21白雁

参花(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教学改革高校

摘要:音乐作为当前教学环境下最具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纳入新型的教学课程,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音乐课堂的审美情趣方面,根据当代的音乐形式和潮流元素,让学生感受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文艺气息,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和听觉感受,全方位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主要从流行音乐元素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做一些实际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校 课堂 教学改革

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合理优化音乐题材和教学形式,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和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为目前的音乐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学平台。优秀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积极的音乐元素,能让学生不懈地追求理想,把音乐有效地可视化,把音乐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感受。

一、注重流行音乐元素的引入,加強课堂的教学力度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和有关的音乐活动,既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动态,又可以鼓励他们自觉感受音乐,爱上音乐,可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效抵制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消费、不健康文化因素和音乐元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综艺节目或者活动,比如《我爱记歌词》《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有嘻哈》等音乐节目,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奥妙。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教师要融合高校音乐的教学理念,看到学生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枯燥的现状,加强对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注重流行元素的引入,必要的时候给学生做好歌唱示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在一些课堂活动,教师也可以加入一些有效的音乐元素,比如让中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轮流到讲台上歌唱表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课堂的学习环节,积极地融入课堂的音乐表演形式中,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真正发挥流行音乐课堂的教学优势,锻炼学生的勇气,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二、完善流行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作为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学生,教师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看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突变时期的特点以及一系列的变化,才能逐渐完善流行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音乐活动,比如演唱会等,现场氛围能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也能促进学生自身的音乐感知力,陶冶情操,激发创造性,以达到一个全身心投入音乐感悟的境界。

引入了音乐元素之后,学生对于各种知识十分渴求,教师就要通过当代的音乐教学题材,给学生营造积极有趣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强化课堂的音乐教学元素,让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强烈的需要。随着当代流行元素的普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提倡健康、积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音乐氛围。加入当代的流行元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文化,让学生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有选择地接受社会音乐文化。

三、丰富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强化课堂的感染氛围

在传统录音技术,以及广播、电视发明之前,许多音乐器材还未被发掘,人们只能通过亲临现场的方式去感受和欣赏美妙的音乐。这就造成了音乐教学元素的浪费,降低了流行元素的传播效率,音乐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身对音乐教学的感悟和理解,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元素的学习和感受,组织好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最好的音乐教学形式感染学生,锻炼学生的勇气,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许多音乐元素都需要学生到现场去欣赏。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音乐活动,比如当地的“草莓音乐节”,有很多流行元素的民谣歌手到现场进行音乐表演。这种流行的音乐表演作为高雅音乐和学生喜爱接受的文化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音乐教学的体验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营造积极和有灵动性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就是要发挥音乐流行元素的特殊功能。当音乐课堂中加入流行音乐作为教学题材时,是非常具有特色和积极有效的。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流行音乐元素,加强课堂的教学力度,强化课堂的感染氛围,让音乐教育中的以情感人、各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发挥寓教于乐的教育特点。

参考文献:

[1]马红军.浅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17(02).

[2]李伟.流行音乐主旋律提取技术综述[J].复旦大学计算机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3]袁婷婷.刍议流行音乐评论的多元化[J].音乐创作,2017(08).

(作者简介:白雁,女,硕士,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教学改革高校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