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中的缺陷及解决措施研究
2018-10-21路明
路明
摘 要: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下重要的组成要素,公路的设计不但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对于强化城市之间的交流,维系社会关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公路设计整体水平发展较快,但是在细节上特别是公路的结构耐久性、共振效应防范以及抗震设计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的产局,只有通过关注技术设计领域的研究、实现关键领域与重点部门的协调共进,强化设计管理工作,最终才能够实现共路桥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公路设计中的缺陷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设计;缺陷;解决措施
1 公路设计在整个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 公路设计质量是保障公路安全性的基础
公路的施工是根据公路的设计进行的,公路设计的合理性性是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
1.2 公路的设计可以使公路运输更加平稳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会对实际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在保证公路质量的基础上,会尽量避免公路施工在山地丘陵位置,可以使公路运输更加平稳,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公路运输的安全。
1.3 公路设计可以使土地资源使用更加合理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设计人员已经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设计中已经对施工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员环境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这样就会避免在施工中对施工附近环境的破坏。
1.4 公路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公路施工成本
在公路设计中,对公路所经过路途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增多公路的直线设计,可以缩短公路的运输里程,降低施工成本。尽量避免出现公路和隧道的施工,可以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周期,也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
1.5 可以对公路的病害情况进行及时的发展和处理
在公路设计中就可以对公路中可能会出现病害的情况进行预测,能够提前的制定科学的病害处理方案,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
2 出现公路设计缺陷的原因
第一,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对于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可能的隐患情况,未能做到系统周密的考虑。再加之接收的工程项目繁多、安排的设计期限偏短、单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及尽早完工,而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愿投入充足的时间及人力,对既定的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周密性的完善,仅是依照过去的或是由其他建设单位照搬过来的完全不符合具体状况需求的工程建设方案去实施,创新体制严重缺失。第二,未能切实实施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规范有序的市场选拔程序或公开透明的招投标过程。未能构建严谨高效的考核机制,导致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审核及监管职能处于盲区形态。在现存的工程市场潜规则下,很多科学严谨的工程建设方案不能夠受到优先采用。第三,未能严格规范各种评优表彰活动,只关注工程量多少,而不关注工程建设品质及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
3 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一,混凝土下面层的结构设计存在抗疲劳性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极可能是我国采取的传统的粗粒式混凝土的凝聚性不足,从而导致其抗疲劳性难以得到保障。其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结构设计同样存在耐久性不足、抗老化性能较弱、抗高温车辙性能不强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我国普遍采用的多孔隙排水沥青混凝土(OGFC)存在耐久性不足且容易出现空隙堵塞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极其容易出现早期损坏。一言以蔽之,我国公路设计过程中,在路面结构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3.2 公路绿化设计的问题分析
其一,植物生存能力低,在公路绿化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植物至关重要。然而现目前诸多公路绿化设计因缺乏深入研究而存在植物选择不当的情况,如植物生存性能较低,耐贫瘠、抗虫害能力弱,易养护性不强等。其二,植物与公路环境不协调,绿化设计难以与施工前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有效融合。其三,设计方法不当,不能起到导向止眩的作用。总而言之,我国公路绿化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3 公路路基防护设计问题分析
其一,工程防护问题突出,其主要凸显在工程防护的方法过度单一,譬如针对贵州、甘肃等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区域的公路路基工程防护仅是水泥土护坡、喷射混凝土防护等单一化防护措施,这样显然是难以契合实际要求的。其二,地基加固防护力度较弱,其主要凸显在物理承压加固防护立足较弱,土壤的承重性能差以及特殊环境加固方法不当等问题。
3.4 公路选线设计的问题分析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公路选线设计是保证公路线路科学,并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费用的必要措施。通过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公路在公路选线设计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过度考虑施工成本、时间、难度等因素,从而缺乏对公路养护、公路网络搭配、环境影响等问题考虑;其二,定线方法单一化,在公路选线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单位却一直沿袭着单一的选线方法,而没有与时俱进的革新选线技术从而导致线路选择的科学性并非最佳。
4 解决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4.1 提高公路设计的创新精神
公路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开放思想,积极的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大胆的引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公路设计的先进性,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公路的要求。
4.2 合理科学的设计参数
在公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吸收先进的技术,还要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实际的施工公路相结合,对施工路段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并且得出准确的参数,在设计中要根据这些数据参数进行公路的设计,提高公路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公路通行的安全系数。
4.3 深入调查地质情况
在进行路线的设计时,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地域环境特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在考虑这些情况下设计路线,绕开可能出现的区域,在安全的区域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公路的设计更加科学,安全性也就更高。
4.4 合理选择边坡点
对于坡点的选择,应该从整体全面考虑这个问题,搜集足够的数据信息资料,,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施工,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施工,这样的施工才能做到精准,省时,高效。
4.5 优化连续纵坡设计
对于连续坡度,根据坡度的大小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案,陡坡缓冲距离长,缓坡距离短,通过对纵坡的合理规划,不仅在安全上有所提高,实用性也将大大提高。通过这样的决策可以解决交通隐患,减少因坡出事故的概率。
4.6 综合设计平纵面
平纵面在设计时除了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环保性,安全性等重要点。设计的路面要考虑公路行驶车辆的因素,尽量设计标准更高,留有余地,给道路行驶更高的安全保证。综合设计也有利于减少工程的花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的重要保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与集中体现。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道路通勤压力的不断增大,当前如何通过平衡公路的建设水平与运行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各个地区相关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作为公路的设计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公路建设中的相应问题并予以系统、科学的解决,从而实现公路的基本建设目标,为实现我国高质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志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J].交通世界,2017(30):148~149
[2] 刘群安.公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交通世界,2017(10):142~143
[3] 辛立华.公路设计问题研究[J].交通世界,2017(Z1):83~84.
[4] 应苏香.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16):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