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2018-10-21李波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学生

李波

摘要:启发式教育,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者针对初中语文的启发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学生

关于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现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分析启发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切实可行地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启发式教学是我们的宝贵财产,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主张师生互动,生生间交流沟通。它更看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的培养。它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间互相参与互动的过程。它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1]。

一、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上是交往与互动。因此新课标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的教学观点的重大突破。这种新型的教学观点,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调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交流,是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特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当的给与学生帮助,做到教中有學,教学相长[2]。

(二)新课标要求学习方式变革,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以前对学生单纯的技能掌握上升到语文综合素质地培养,甚至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各科知识的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课标的新理念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方方面面的学习要求,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为学生学习成才提供了方向标,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以满足自己终身学习的要求,以便探索更广的学习领域。

二、在学生思维模棱两可时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指向模糊,容易陷入误区。对一篇形散而神不散,会看不清用什么线索"一以贯之",摸不着题旨,对两篇特色鲜明的同类作品,不能清晰地辨异求同。教师应有的放矢地授之以方法,引导他们清醒地进入材料,登堂入室,寻幽探胜。如我教《背影》一课时,学生一般都懂得文章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但对作者为什么专写背影,并以此为题目,就不是容易理解的。对这个问题,多指出"背影"是在浦口惜别这个特定环境中,父亲留给作者的最后印象它融进了父亲半生潦倒,饱经风霜的苦涩,透视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和爱子依然情深似海的主题,更好地展现父亲"背影"的高大形象和父子的深情。所以,作者选择这个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去品味父亲那种无奈的淡淡哀愁和诚挚的爱子之情。经这一拨,学生就深刻领悟到作者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及写法上的精妙。这些启示,对学生日后作文审题、立意和如何深刻地展开情感表现作品艺术都会受到深深的启迪。

三、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中学语文讲授一篇篇课文,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不教"的目的。但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先要教好每一篇课。教材是施教之材,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依据。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紧紧扣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启发教师对教材的优美形式、深刻内容、内容形式的完善统一理解深透、掌握纯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前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的变化,因势利导,启发得当。从而在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持的时候,心中有底。也就是说,即使课堂情况发生意外变化,也能使之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运用提问启发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通过提问启发法,既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其中写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文中唯一的景物描写,虽然作者此句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长,倘若将该句含义翻译出来,一来学生难以理解与把握,二来学生则难以深刻体会其中的意蕴。这时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1)若将该句后面的"盖竹柏影也"去掉是否合适?请说明原因。(2)若在该句的"盖竹柏影也"后面添加上"远处蝉鸣,近处蛙声阵阵"是否合适,请说明原因。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原句的妙处:通过将月光比喻碧水,将竹柏影比喻成藻荇,营造出一种幽远空明、幽静淡雅的意境,体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态。在学生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启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激起了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探究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总结: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思考其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标要求来讲是很有价值的。启发式教学的引入,正切合了这个时代教育的需求,特别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而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领域还有很多,为此,我们需要有耐心,并深度思考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细节,让其在日后的发展道路上为语文教学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学生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赶不走的学生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学生写话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