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

2018-10-21李雨璇

科技风 2018年32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矩阵定价

李雨璇

摘 要:本研究首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垃圾的减量分类模型,随后验证数据及一致性比率,以经济学的观点构建出垃圾收费的分级模型,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奖惩方法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经济杠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分级模型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基本假设

建模前需要利用基本假设简化模型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本研究的基本假设为:政策及垃圾分类标准不发生变动,不考虑垃圾转运的成本及分类投放期间的损失。

二、垃圾处理收费模型建立与检验

定量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进行构建,影响垃圾减量分类的因素层次包括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引入Saaty层次分析法中对不一致性的定义及求取不一致矩阵权向量的方法。

一致性指标的表达式为:

CI=d.nn.1

其中,d表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表示矩阵的阶数。对于n≥3的成对比较矩阵,其一致性比率为CR,CR的表达式为:

CR=CIRI

当CR<0.1时,认为A的不一致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可用其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因此,对于一级指标可假设各因素权重相等。

根据决定因素和准则因素特征向量计算,求出三个特征向量为:

w1=(0.333 0.556 0.111)T

w2=(0.500 0.333 0.167)T

w3=(0.677 0.333)T

計算最大特征值,最大特征值的计算式为:

计算式中涉及到矩阵乘法,矩阵乘法要求前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后一个矩阵的行数,得到的新矩阵第i行第j列的值为第一个矩阵第i行的每一个元素与第二个矩阵第j列的每一个元素对应相乘并相加求和。经计算,结果表明,社会影响因素、个体影响因素及其准则关系均在允许范围内。

基于经济学的观点建立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模型,得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或产品的定价公式为:

P=MCM+MCO+MCU

即价格为边际生产成本、边际外部成本与边际使用者成本之和。

这个公式即为我们建立生活垃圾定价收费的基本出发点。垃圾处理厂的效益主要与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量有关。采用两部定价法确定价格基本模型为:

P=a+bΔx

此模型中,a为环境使用基本费用,b为按照垃圾产生量定量收费的单价。下面,我们对a和b的组成进行分析。

影响a值的因素有两个: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常运行费用与政策支持。城市最佳允许排放量代表环境达标排放水平。设施建设的固定成本由环保部门承担。

我们根据搜集得到的北京市的数据进行了计算。

已知数据:

北京市垃圾处理设备年平均固定投资成本A0:639.954万元。

年平均运营费用A1:645.871万元。

2009年生活垃圾产生量S:669万吨。

无害化处理量S0:669×95.8%=640.92万吨。

垃圾处理企业平均利润率ρ:7%。

将上述数据代入,得到的结果为:P=25.6元/吨,其中a≈1,b·Δx≈24.6。

同时,在实际定价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社区的管理成本与外部成本。调查数据显示管理成本为5元/月,外部成本为3元/月。因此,合理的收费规则为:每月基本费9元,每吨垃圾处理费25.6元。考虑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三、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的建议

基于上述的定价模型,最终确定采取分级定价的收费模式。定价标准如下:第一级,对于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小于该城市多年平均排放量的,仅收取基本处理费与外部成本费。当两个值相近时,在第一级的基础上按量收取每千克垃圾的处理费用。当人均排放量超出城市平均值时,在第二级的基础上额外加价收取超出部门的处理费。确定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后,需要鼓励垃圾分类、增加破坏分类违法成本。对破坏垃圾分类的行为提出警告或增加社区内垃圾清运收费标准。对垃圾分类处置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取消其参与公共服务的资格并加重处罚。

四、结语

实践中,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对应政策,将相关研究应用到实践中,促进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垃圾分类与禁止“洋垃圾”入境[J].中国经济报告,2018(06):51.54.

[2]石田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05):58.59.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矩阵定价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