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控
2018-10-21严德宏吴荣升崔晗王新萍戚天凤
严德宏 吴荣升 崔晗 王新萍 戚天凤
摘 要 稻水象甲在河南省豫南地区发展迅猛,如何搞好防识别治显得尤为迫切必要。
关键词 稻水象甲;识别;防控
稻水象甲是植物检疫对象中的二类检疫性害虫,其传播途径广,可随风、水流、稻制品及交通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其生命力强,两栖动物,水陆皆可生存,在无空气、食物情况下可活20天以上;寄主范围广、杂食性,可取食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蓼科等多种杂草;其繁殖能力强,可孤雌繁殖(雌虫不进行交配也 可繁殖后代),因此稻水象甲传播蔓延快、防治难。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成虫从正面沿叶脉啃食叶肉,幼虫啃食稻根,可造成“作篼”、“漂秧”、“缺苗断垄”,一般减产二到五成,重者绝收,对产量影响很大。
河南省于2014年5月8日在商城县首次发现,至今为止已在豫南7个县(区)(商城、潢川、固始、光山、浉河、息县、罗山)30多个乡镇发生危害。罗山县2016年5月12日在彭新镇人和村一个山冲田发现该虫,目前已在铁铺、灵山、青山、子路、周党等沿信叶(信阳至叶集)路乡镇发现该虫危害,疫情监测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1 稻水象甲的识别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属,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成虫体长2.6—4.4毫米,体壁褐色,密被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中区呈广口瓶状的黑色暗斑。卵呈珍珠白色,圆柱形,长约0.8毫米。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形。老熟幼虫在主根系上作土茧,然后在茧中化蛹。茧粘附在根上,卵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蛹呈白色,大小和形态与成虫相似。取食水稻稻叶后留下长不超过3厘米,宽不超过1毫米的长方形条形斑是鉴定识别稻水象甲的重要方法。
2 稻水象甲的防控
防治上豫南按照“早监测、早发现、早預防、早防控”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不受指标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控制危害。防治策略以化学防治为主,狠治越冬代成虫(豫南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重治幼虫(防治时间为5月中旬-6月上旬),控制新一代成虫(防治时间为6月中旬-7月下旬)。
2.1 农业防治
1.春季育秧前耕翻,清除田边、沟渠边、荒地的杂草,恶化稻水象甲生存环境,减少虫源。
2、水稻生长期间注意嗮田,既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又使稻田泥浆硬化,抑制稻水象甲幼虫为害。
3.疫情发生区严禁串换秧苗,稻田灌水管理应坚持“只灌不排、遇水防溢”的原则,杜绝因田水退入沟、渠、河流造成害虫向下游扩散蔓延。
4.收割水稻后,将稻草、稻茬、田边杂草就地处理,同时及时耕翻灭茬,炕干土块,破坏稻水象甲越冬场所,压低越冬虫源。
2.2 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利用稻水象甲趋光性,4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发生害虫的地方,每60亩设立太阳能杀虫灯一盏,诱杀成虫。每天天黑前半小时开灯至天亮。
2.稻谷就地加工,谷壳集中进行处理。
2.3 检疫措施
1.强化宣传培训,提高人们对稻水象甲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识别意识,主动阻截其传播蔓延。
2.强化疫情普查监测。春季组织县乡村农技人员及农户实地普查,查看叶片取食斑,特别是查看水稻、白茅、芦苇、狗尾草、稗草变种等寄主植物。利用吸虫塔吸虫或用测报灯进行灯光诱集成虫。
3.强化调运检疫,严防疫情传播蔓延。严禁从发生区运出稻种、稻草、稻秧、饲料(草)等寄主材料和未经检疫处理的稻谷。在成虫活动期间,对从发生区运载禾本科种子、种苗及植株体出境的交通工具进行表面灭虫处理。禁止在发生区内繁育水稻种子。
2.4 生物防治。
利用蜘蛛、青蛙、蟾蜍、蚂蚁、鱼类、鸟类等天敌捕食稻水象甲。
2.5 化学防治。
包括种子、稻谷处理和田间防治。
1.种子、稻谷处理。稻种出入库时,要进行灭虫处理。对发生区的稻谷全部实行磷化铝、氯化苦熏蒸灭虫。对农户出售的稻谷由粮食部门单收、单贮集中熏蒸。
2.发生区防治。包括秧田、大田、田埂及田块周边杂草,其中秧田要重点防治。
(1)秧田防治。4月下旬—5月中旬,对越冬代成虫用阿维三唑磷防治,用药时秧田应保持畦面无水。
(2)大田防治。大田移栽返青后,结合分蘖肥,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拌匀,均匀撒施,保持浅水,同时可兼治稻螟虫等害虫。
(3)新一代成虫防治。7月中下旬新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对大田及附近田埂、沟渠边杂草喷药防治一次,防治新一代羽化成虫。
亩用25%捕虫鸟乳油90克或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亩用40%辛硫三唑磷水乳剂70-80毫升,对水50-75千克,喷雾。喷药时间应以晴天早上7—10时、下午6—8时为佳。
(4)对已发生稻田周边的沟渠、山坡地、荒地等公共区域的防治。建议由县乡农业部门组织专业防治队伍用氯虫苯甲酰胺或阿维三唑磷或辛硫三唑磷或捕虫鸟等药剂统一施药防治。每次施药后,必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药效调查,未达标的要及时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