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课堂形象思维培养研究
2018-10-21柴凤军王伟
柴凤军 王伟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不仅是對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数学教学的要旨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
一 数学形象思维的内涵及建构意义
数学思维不同于人类的一般思维,它是一种以符号语言为媒介,运用概括等方法对数学对象进行分析的特殊思维。简单地说,数学思维便是以数学概念作为基本要素,通过运用数学推理和数学判断等方法解释数学对象的内在结构和相互联系。而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借助数学形象或表象揭示数学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对于数学形象思维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几何图形的学习和运用上,除此之外,数学形象思维还包括各种试验、模型、表格、实物的运用,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形象以及较直观的揭示数学本质问题的语言符号等。具体来说,数学形象思维可以表现为数学表象、联想、想象三种形式,而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建构无疑要以此为切人点。苏联教育家列托利尔指出,数学的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教育,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启迪、指导小学生学习加强其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能提升小学生自主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数学的学习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训练误区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数学教学者积极探索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进步。但不可否认,当下的数学教学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还存在一些误区,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形象思维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与提高,这与教学方法的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比较重视直观性的教学,对教具的使用、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比较重视,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未能重视,突出表现便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片面追求书本知识的传授,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平衡也对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有效培养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的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不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各异,同一学生的各种形象思维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和简单的数形转化能力普遍比较强,相比之下,小学生的形象识别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有的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远远高于数形转化能力。这表明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差异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便会影响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对此,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差异和发展特征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促进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建构和发展。
三 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以直观的行动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形象性是其数学学习的一大特征。因此,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要以此为契机,从数学表象、数学联想、数学想象三个维度构建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一)丰富数学表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学生的表象感知越丰富,形象思维就越强。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便要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基础上丰富数学表象,为其数学形象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高,往往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语言信息,这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图片、模具、教具等手段组织教学,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让小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数学知识。直观性的教学实现了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化,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二)引导数学联想
表象的呈现及获得只是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开端,在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小学生还必须通过数学表象进行广泛的联想,以此获得新的思维成果。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其客观的基础在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相似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联想一般可以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从这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联想,以此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其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探索学生形象思维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