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岗位练兵的探索
2018-10-21王丽
王丽
摘要:当今,媒体融合发展体现在广电发展的方方面面,主持人队伍素质建设更要进一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青岛市广播电视台2018年在这方面做了有效探索,为了加强主持人业务能力,整合广播电视主持人队伍实现大融合,作为主持人练兵竞赛小组的成员,本年度我主创策划出新了“导师制练兵方案”。在全台开展业务练兵之初,策划提交《2018年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岗位技能练兵竞赛方案》,推出“广播、电视融合导师练兵”新构思。在全国广电系统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交叉融合练兵,在媒体融合新形势下实现业务融合大练兵。借此练兵机会涌现、打造出全媒型主持人,锻炼、培养优秀人才,全面提高主持人队伍各项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媒体融合;全媒型主持人;融媒体传播力;核心能力
融合练兵互补学习在全国各省市台练兵方式上尚属首次,及时顺应时代新形势变化,对在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率先实现业务融合大练兵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通过岗位练兵的方式实现业务大提升,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共融性,在相互切磋中提高技能水平。按照今年全台岗位专业技能练兵竞赛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今年播音主持岗位技能练兵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媒体融合、赛练结合,立足岗位、提升技能”,通过导师带队的形式,引导播音员主持人打破媒体界限、加强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激发创新活力。最终实现广播电视媒体大融合、播音主持全员大练兵、业务水平大提升、社会影响力大提高的良好效果。
2018年7月11日“2018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专业技能大赛”首轮岗位练兵燃情启动导师抽签仪式,从全台业务主管和岗位标兵、能手中选出6名导师到举行导师战队抽签仪式组成抽签产生每队20人的练兵队伍。组队开展第一阶段练兵后,6位岗位能手分别以个人魅力感染着队员,并以过硬的业务能力水平不断影响着大家。同时导师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很好地挖掘队员的优点,实现团队练兵的凝聚力。这种模式的探索有着很好的组织纪律性。120位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踊跃参与,得到业务上的提升与团队合作精神的锤炼。六大战队进行了人员融合日常业务交流培训,参加了“书香齐鲁--第二届山东省青年电视主持人经典诵读大赛”,拍摄制作完成6部视频作品,完成27个音视频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出,进行了《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暨“金色秋韵 诗诵盛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诗文诵读展演》、参与《享读》融媒体节目,与队员一同进入享读亭诵读等多次成果社会化展示等多项活动,练兵实效凸显。初赛阶段,对作品的选择和把握的感知能力考验导师和队员的集体协作能力,后期制作也要有一个精准的把控,或者说对作品的意图和风格精准的把握和处理是需要悟性的。同时团队协同作战更要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虽然导师不参与作品录制但要和队员主持人共同“录制”。这种默契要达到好像和主持人共同站在舞台上面对嘉宾,不同的是主持用语言,导师用创新思维策划、选用适合有感染力的音乐和特效、后期各种资源的整合。如果导师能真正和队员“站在一起”,那么默契也许是理所应当的了。导师应该是一个思维缜密的综合素质高手,这也是一个基本功。所以,一个好的视频和音频作品,带来的感受一定是整体的。导师整体调控运做,主持人声音演绎该沉下去的时候沉,用语言滋养作品,主持人扬起来的时候,音乐也要托住语言。也就是说主持人作品还是要靠脑子的,未来若说所有的主持人全部被人工智能取代也不现实,有思想重内容的主持人依然会很受欢迎。面对传统媒体的衰败、人工智能的崛起,打铁还需自身硬。
全体队员在本职工作、专业学习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而展现青岛广电主持人良好社会形象、拓展了广电主持人行业影响力。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将拍摄花絮通过“蓝睛”客户端播发推送,突显良好的练兵效果和社会影响力,融媒体传播力也得以显现。第一阶段的作品根据数量、质量评估全部计入总决赛加权得分。
总决赛“青春同行,光耀声屏——2018播音员主持人专业技能大赛”11月30日由六位导师带领六支战队应战,在800平米演播室拉开战幕。六大导师悉数亮相、领衔坐阵,120位年轻主持通过抽签组成战队,超强阵容,导师制练兵氛围日益浓厚。开场六大导师战队以联合绕口令开场,主持人精神饱满轮番上阵,百名主持赛场集结成六大战队实现媒体融合、赛练结合,青春向上的练兵过程令人振奋,提升了播音主持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真正体现了赛练结合、重抓实效,实现了业务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展现,提升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本场总决赛由六位导师带领六支战队选派的6位精英队员集结应战,四大环节新媒体现场直播、对阵比拼。通过融合练兵平台队员们都体会到学习提升的大课堂,更是增长业务能力的竞技台,可以说岗位练兵已成为考核主持人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品牌。本年度重点考察40岁以内的青年主持人在岗位练兵中得到锻炼、得到洗礼,迅速成长、进步,在参与频道节目决策和推动全媒型主持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岗位练兵进行了创新,一是“特色播报”,根据广播、电视大融合的练兵形态,各频率、频道不同节目风格差异较大,因此本环节在设置上既保证共性,又体现个性化播报,选用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文体新闻三类播报内容。每种类别6题共18个题目,按照新闻播音员的语速考量每题限时90秒,由各队导师现场抽取类别,选派一名队员上场后自选所抽类别题号,现场播报。进一步强化“准”“快”的培养取向。二是设计了“魔力配音”的环节,广播电视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活动,主持人声音形象风格实质是主持人的风格,它是主持人在个人素质、文化修养、业务技能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的主持实践形成的,本环节将充分考量展示主持人声音塑造的能力。决赛准备8部经典电影片段,每题限时3分钟,由战队导师选题号,导师根据所选题目的要求选派队员参赛。每队至少派出2到3名队员迎战,基本是男女声对话形式的,例如《简爱》、《泰塔尼克号》、《七月与安生》《海底总动员》等经典片段。更有多角色扮演的《建党伟业》,考量导师的派兵能力,尽管派出最多3位队员,但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使比赛更有看点、更有悬念。三是设计了“看图说话”环节,重点考量选手创作、创新的能力,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导向正确、语音规范;主题鲜明、逻辑清晰;立意新颖、视角独特;表达流畅、生动,具有一定感染力;本环节要求各战队选派在前三个环节未出战的三名队员上台参赛,由队员选题号,形态如“故事接龙”,现场准备6个题目,每个题目准备三张照片,三位选手要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依次根据给出的照片开始说故事,每人1分钟,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联故事结构严谨、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的紧张激烈竞赛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和观众。未来属于会讲故事的人,这个环节的内容延展了主持人的思维和视野,很好的显现了创作力和讲故事的能力,这些才是影响主持人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
主持人专业培养的模式在工作实践的岗位上如何有机结合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新生代主持力量不容忽视,主持人队伍的梯队培养显示着一个台的中坚力量。基本功底提升,知识储备都是主持人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去修炼,这次的大赛很多主持人显现了很强的控场能力,也有部分年轻主持人有待加强,各领域专业知识还需丰富才能在镜头面前出彩。这些方面的综合体现对节目品牌、媒体品牌,更对提高节目质量,彰显广电媒体及节目的文化品味和价值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应当把加强主持人岗位练兵常练常新,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作为一线主持人出身的我有着20多年的一腔热血,那些海阔天空,那些理想与梦想还在坚守,是因为对职业的热爱。练兵的探索不是一项一次性的工作,就像坚守一样需要长期守护。总决赛整场比赛一气呵成,我们看到的是青岛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以导师团队的方式出现而展现出来的底气和荣光,他们为各自团队的荣誉而战,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超越,一次次的写下成长与提升的坐标。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彰显了台立足岗位大练兵,业务精英导师引领,台党委真抓实干取得的卓越成效。赛程已经落幕,新的征程已经启航。我们这群人每天都是现場直播,走进工作岗位就是站上舞台。大赛评委中广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论部主任、金话筒评委靳智伟老师点评说地方台的主持人这么重视练兵体现出很好的风采都显示了整体台的实力。创意练兵,进取无止境。大练兵提神聚气,赛练结合的模式重抓实效,为主持人提气,锻造精兵强将,打造出有温度、接地气的团队。为节目创新创优、媒体融合发展和安全优质播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