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2018-10-21陈白莲
陈白莲
一、研究背景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学习的重要课程,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语数英等课程。但在一线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不足,加之教师们对这门学科重视不够,导致这门课程开展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导致实效性不强。本文将结合学生实际及教学实际,谈论如何利用教学活动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高效化。
二、实施原则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然而,正如在水中玩水的孩子不一定习得游泳的本领一样,学生在品社的课堂中热热闹闹地开展活动,但是却没有获得实际意义的收获。因为很多课堂教学活动纯粹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为了活动而活动。因此,为了实现实效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开展应致力于实现以下四条原则。
(一)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围绕目标设计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和采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互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中,教学目标占据着最为关键的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指向教学目标,并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
(二)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激发兴趣开展活动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如果学生对开展的教学活动没有兴趣,一则导致学生参与不积极,活动效果差,二则导致学生对活动的体验浮于表面,无法达成活动目标。反之,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体验。
(三)以学生实际为关键,联系生活切入活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追求的课程目标,要通过各种活动将学生自身与周边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并使之产生相互作用。”品社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决定着这门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之品社课程设计思路的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并以促进学生的生活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四)以情感共鸣为铺垫,引起共鸣参与活动
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的共鸣。共鸣来源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来源于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结,更来源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感悟及情感体验。尤其是品社课程中的情感教育,用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活动代替教师的说教,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三、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访问,联系生活实际
对于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为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可采取调查访问的方式,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代替教师的说教,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授四年级下册《路,越走越宽》时,我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前的路及现在的路的情况,完成调查表格。
以家乡的道路变化为内容,结合具体的道路材料、绿化美化、道路设施等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以及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发展学生的社会调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后搜集资料,拓展学习内容
课堂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学习是无限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拓展延伸课本内容,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学习内容。
四年级下册《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丝绸之路,除了課堂讲授之外,我还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课后通过上网查找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内容,从历史人物、发展历程、历史意义以及新丝绸之路等方面选取其中一点进行资料搜集,并制作成PPT,在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
(三)利用小组合作,操作深化认知
通过动手动脑、活动体验获得认知发展,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授《认一认祖国政区》一课时,我让小组合作拼图,按照政区位置将图块拼在一起,检测对祖国政区图的掌握情况,以深化学习。
(四)展开辩论探讨,深化自主理解
在讲授四年级上册《怎样看电视》时,为了实现让学生认识电视对自己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目标,我将全班学生按照选择观点,课前搜集资料作为辩词,课堂上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辩论探讨:看电视的利弊。正方观点为“小学生看电视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小学生看电视弊大于利”,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深化对看电视利弊的认识。
辩论探讨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开展起来准备工作要较为充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比较适合面向高年级学生使用。
(五)利用角色模拟,激发学生共鸣
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都不失为激发学生共鸣的有效途径。这类活动适用于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并方便学生进行表演的教学内容。
古四小学的黄平老师在设计五年级下册《“精明”的商人和“理性”的消费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购物,提高生活能力,在教室里设置“购物”环境:学生在班内设置“购物街”,将自己所购商品或家中闲置不用的小物件出售,自定价格、销售策略;而其余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利用教材用具的纸币作为钱物进行选购。
老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买东西、卖东西时的见闻、感受,归纳销售以及购物的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生活能力。
正所谓“教无定法”,对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而言亦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眼、动手、动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新知,深化认识,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