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探讨

2018-10-21韩秋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韩秋丽

摘 要: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但是不少的家长和教师尚未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后果。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着手,分析了小学化倾向的严重后果,并就如何防治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销指的是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存在单一片面的问题

幼儿阶段孩子们思维比较简单,认知水平尚浅,无法进行复杂思维。也正因为如此,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启蒙性。但是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二)灌输式教学方式依然是主导

虽然我们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要积极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下,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的方式将幼儿教学课堂华。虽然我们也有设置游戏教学、互动教学,但是最主导的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运算。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三)结果评价被作为主导的评价方式

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目前来看主要还是结果教育。也就是说,评价幼儿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与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直接对等起来。其实这种评价方式太过重视结果、轻视了学习的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際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防治策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到孩子的长期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呢?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观太过于急功近利,我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评判孩子有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显性依据则是幼儿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多少东西。再加上部分小学违背规定暗地实行入学考试制度,家长的“名校情结”也促使其将孩子送往能够使孩子学会更多知识技能的幼儿园,部分幼儿园更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将提前教授孩子小学教育的内容当成办学的“经验”,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要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怪象,就要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理”两手抓。

(一)建立健全幼儿教育评价机制

幼儿教育出现偏差和异化,很大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朱家雄教授说:“幼儿不仅要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东西,而且要学习他们应该学习的东西。幼儿应该而且必须学习什么不是由幼儿决定的,而是由课程和教师决定的,并且是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这一途径得以实施的。”所以,幼儿园教育具体选择哪些活动进行实施?怎么选择?怎么开展活动?怎么衡量和评价实施的效果等等,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否则,幼儿教育是否“小学化”以及“小学化”的程度便成为一个有争议而无法明确衡量评价的问题。宏观层面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幼儿园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办学规范体系,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类似的专门法律《幼儿教育法》,从国家法定层面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性质、任务及要求等;中观层面需要健全对各类幼儿园的评价体系,例如各省建立了《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但是研究发现这些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完善,有的规定欠科学合理,有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微观层面需要建立健全对幼儿园课程、活动、幼儿、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系统评价体系。

(二)加强幼小衔接研究和实施

幼儿园的学习和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认知思维能力,同时为小学打下基础。但是我们一直以来有一个误区,我们错误地认为幼小衔接主要是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一般会在大班即将毕业的时候组织幼儿去小学参观,开家长会给家长讲解一些为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请小学生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讲小学生活等等。小学在幼小衔接中“作为”较少。幼小衔接不仅仅只是幼儿园的事情,也不仅仅只是小学和幼儿园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件关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系统教育工作。仅仅将幼小衔接停留在表面的参观、了解交流上,如果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系统研究,缺乏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幼小衔接就只是一种口号和理念,无法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更无法取得成效。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教师专业化程度和育儿理念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教学走向和教学质量。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在优秀幼儿教师的引进方面,积极制定和落实幼儿教师引进计划,确保重组的教师人才满足幼儿教学需求。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强化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彦俊.论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价值[J].智库时代,2017(11).

[2]肖寒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5).

[3]张小仕.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观对当下幼儿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52).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甜蜜欢颜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