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有效结合
2018-10-21冯江凡
冯江凡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停留在被动学习的角色,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缺乏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我们很有必要引进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让高中语文课活起来。
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的概念,全球化和开放化的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随之而来的另外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逃离自己生长的土地的倾向,从农村逃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逃到大城市,从大城市逃到国外,这是年轻一代的生命选择和文化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对于家乡的疏离,会导致人的失根。因此,进行乡土教育就十分必要。
乡土文化资源是学生看得到、容易很快接受的知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教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怎样引导他们深入文化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重要。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文化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长、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集当地几千年之历史、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教材,既是教科书的补充,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书中的内容因有些是学生可闻可见,甚而可实地进行考察的,就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领会书中内容,而且都能够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乡土人文内容与乡土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知识的掌握也就能做到轻松了。此外,学生在乡土人文的熏陶下,很容易产生“历史情结”,激发对家乡历史的热爱,领悟到历史学科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因秦朝末年在县境设阳山关而得名,西汉时期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公元803年,唐代大文豪韩愈被贬任阳山县令时,曾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赞美阳山。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接触过不少韩愈的作品,但很少学生知道韩愈与阳山的渊源。我何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这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韩愈的生平、经历、思想等韩愈文化呢?
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了解韩愈与阳山的关系,调查韩愈被贬到阳山的原因、在阳山的政绩、韩愈文化对阳山的影响等资料;在班级举办一次韩愈文化展览;并通过写作小论文,制作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宣传韩愈、推介阳山。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的素养。
总的来说,通过开展这次“韩愈与阳山”的学习活动,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有关韩愈与阳山的资料,与很多人进行交流。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韩愈文化。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综合能力。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写作活动与展示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热爱和建设阳山的美好感情。
二、能够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国情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广大学生来讲,除了要了解我国的国情外,还要了解认识家乡,认识乡情,这也是国情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鄉土教材就补充了教科书的不足,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对有关家乡的故事、风土人情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上课讲到涉及家乡史事时,学生会产生亲切感。因此,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融进乡土文化,将乡土教材与教科书进行有机地整合,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或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增强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及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三、利用课堂小段时间引导学生“寻根问祖”,帮助学生扩展文学知识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只有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而这一具体,形象化的过程可通过引导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的“寻根问祖”中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寻访,既扩展了知识,又加深了记忆,还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贾谊《过秦论》中“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因河为池”。长城有多长?黄河有多宽?山里的孩子没有去过北京,没有看过长城的壮观,也没有看过黄河的咆哮。但在阳山,有自己的长城,自己的黄河,自己的龙。自古被称作“天河”的南秤岭架河,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河流,相传这是昔日南海龙王的休息之所。那高高的龙背上,一尊长达400米俯视高度达200米的巨龙从天而降,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定格了“天南第一龙”气吞山河的壮丽雄姿!那双龙山、双龙潭、双龙瀑布、龙虎争威,还有那直通南海的龙门,处处留下了“天南第一龙”的美妙传说。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为山里学生更好地认识与理解课本的知识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还增强了学生作为阳山人的自豪感与建设阳山,保护阳山文化的使命感。
乡土教材的这种作用使得它的存在有着一定的重要性,而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即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和不同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都在慢慢地消失。地方化、个性化、基层化的东西正逐渐被城市化、国际化、西方化的东西所取代,使得乡土教材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必要性。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必需的时候也应该与乡土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响应新课标改革的新时期,我们高中的语文课程教授更应该与之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更多更美好的见识,殊不知,身边已存在着纯天然的教科书。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在无形中增加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写作能力的增强效果日益俱增。高效课堂的形成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