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改革研究

2018-10-21张宗振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筑管理创新改革管理

张宗振

摘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工程管理是管理工作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而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需求,不断探究新颖、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做出更好的突破与创新,全面适应工程管理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整个建筑企业运营能力、市场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管理;创新改革;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市场竞争标准,分析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向,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从建筑工程实际的目标性、价值性、特殊需求性等问题上入手,合理的分析改善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的办法,寻找适合建筑工程质量规划管理的方案。目前,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创新发展管理模式,按照实际需要应用的内容,寻找更加适合建筑工程创新改革的科学办法,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实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改革要求

1.1顺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模式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就应该准确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通过发挥出自身的品牌效应,保证生产过程中能够优化施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所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中,应该重视品牌效应的发挥与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在项目过程实施中,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公司高层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另外,企业发展也应该适应动态市场的多变性,结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机制,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此,企业效益才能够得到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比重与开拓能力才会不断提升。从市场角度出发,企业在发展中也应当将项目延伸到市场中去,通过实践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1.2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发展中还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受管理模式的影响,所以建筑施工管理中,更应该创新管理模式,使得生产力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完善呈现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紧密结合,通过合理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潜在的生产力。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保证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者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也是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2建筑管理中的创新改革措施

2.1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创新管理观念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中,观念的创新与完善是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并完善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思维,发散管理思维,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最大程度发挥出观念创新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要想做好建筑施工观念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管理者应该树立起明确的责任效益意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生产成本,从观念上认识并明确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应用创新的思维模式;(2)为增加企业效益,树立起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以技术深入挖掘的生产运行手段与模式;(3)在企业管理中,要把项目管理当作核心内容,严格控制成本因素,将施工管理的创新充当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使得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意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将创新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2.2技术层面创新

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在建筑企业中,实现技术创新的方法很多。在施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升工作效率来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体现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完成对技术的精简。在企业外部,建筑企业通过选择同科研机构合作或者同高校合作来做好优势互补,施工技术的提升。只有经过创新的产品,才能博得市民的眼球,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2.3科学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借助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辅助管理即为信息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借助电子软件实现对工程数据信息的获取、传输以及反馈等功能,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对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对BIM信息模型的不断使用,使得工程师拥有了对建筑进行设计以及平台分析等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工具,从而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构建BIM信息模型时,需要对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软件之间的各项关系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此为构建合理有效的建筑信息模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们对建筑行业要求逐日增高以及建筑行业自身涉及面广以及施工环境复发等现状的影响下,建筑行业的各个部门之间要想高效的完成数据交换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就需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引进计算机技术,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创设属于自己的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建设信息的高效管理。

2.4强化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是建筑行业得以长期发展的保障,在开展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能源等方面入手,将绿色施工落于实处。比如:(1)能源管理。对于施工能源,不仅要做到合理使用,同时还需要在使用各项施工能源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将绿色施工落实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施工的经济性。(2)材料管理。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管理同能源管理的理念相同,不仅要重视选择过程,同时还需要重视使用过程,特别是对于水的使用,建筑施工中使用过的水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排放,避免存在水资源浪费以及水资源污染的现象。(3)防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施工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性质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存在废料污染现象,比如光污染、施工飞尘以及噪声污染等等。面对这种现状,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且清理好施工现场,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作业给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2.5人才层面创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即便企业拥有核心的技术,但是如果没有使用该项技术的人才,技术也无法发挥出实际的价值。建筑行业要想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在满足施工管理以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同时企业还应该做好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方式,实现对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来促使企业员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6企业组织文化的创新

按照企业实际的组织规划构建,遵循市场规范原则,将权利进行层级划分管理。以弹性化生产管理原则,完善施工规范的责任划分制度,明确实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原则,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管理。在满足企业整体行政成本需求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发展管理标准,构建良好和谐的经济结构化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企业需要良好的文化底蕴,加强企业文化链条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创新改革管理需要以良好的市场为发展契机,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与国际上先进的创新管理模式相互适应,引进适合我国的建筑管理方案,逐步提升企业整体综合化的考量,提升企业社会的综合效益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志伟.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6):54.

[2]贾小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09):264+266.

[3]杨莹.建筑工程的管理与创新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學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猜你喜欢

建筑管理创新改革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浅谈建筑管理存在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