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8-10-21孙大川孙静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队伍建设

孙大川 孙静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加快出成果、出人才的步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建设重点,在引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一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唐山市农科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4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18名,在读博士1名。正高职15名,副高职32名,中职27名。平均年龄37.8岁。二是出成果、出人才的步伐逐渐加快。近几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6项,取得鉴(审)定成果39项,获奖成果38项次,科技成果在省内外示范推广累计达6447万亩。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北省省管专家2名,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名,三层次人选29名,市管拔尖人才4名。

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稍显不足。

唐山市农科院在承担的126项科研课题中,获奖率只有30%,省部级(省科技进步奖、推广奖、山区创业奖等)获奖成果4项,只占获奖总数的11%;38项获奖成果中真正实现转化的2个,只占获奖成果的5%。由此可见,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但普遍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来。

2、高层次人才流失現象较为严重。

农业科研单位由于体制所限,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物质待遇和需求,于是一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穷则思变”,纷纷调走另谋高就或者干脆辞职下海。据统计,唐山市农科院自1998年以来,共有8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流失。这些人员都是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对农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这里虽然有个人渴望在更高平台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主观因素,但“留不住人”的现象同样值得深思。

3、科技领军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不明显。

农科院目前在省内公认的科技领军人物可谓凤毛麟角,在全国叫得响的“帅才”更是几乎没有。众所周知,在科技创新中,领军人才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两个、两三个领军人才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研究团队甚至一个单位或国家在该领域的地位;另一方面,农科院目前引进的18名硕士研究生和4名博士生还没有肩负起“挑大梁”的重任,学历和知识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不多、质量不高。

4、影响和制约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潜能的体制机制还有待破解。

一是职称评审制度。近年来唐山市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与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直接挂钩,超过岗位设置数20%聘任的不能申报。因此农科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工作几年来基本处于停止状态。二是岗位聘任制度。一方面,岗位聘任基本属于“终身制”,违背了“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初衷;另一方面高级岗位待聘现象矛盾较为集中;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目前每年一度的年终考核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唯一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因掺杂了非客观因素,最后的结果难免有失公允,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专业技术人员干事情、谋发展的积极性。

5、专业技术人员开拓进取、爱岗敬业的精神有所弱化。

随着科研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科研人员思想上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年纪稍大的,职称和岗位无忧,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年富力强的,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和享受,科研工作成为了副业甚至干脆荒废;年轻的,不想下乡、不愿吃苦,科研工作投机取巧、拈轻怕重,更有甚者个别引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想从事专业技术研究,自愿到行政部门混日子、躲清闲。这些都为农业科研单位实现科学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农业科研单位要站在人才强国这个战略高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是抓住重点优势学科,下大力气实施重点发展,重点突破,同时带动其它研究学科的快速发展,早出成果,出大成果;二是抓好与市县农口部门及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结合,全力推进自研成果和引进成果试验示范,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三是举办科技培训和讲座,打通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加强与新兴涉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服务和农业产业的无缝对接。

2、营造浓厚氛围,保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

一是要充分研究和把握新时期科研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二是努力营造和提供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工作条件,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职称申报、岗位聘任、人才选拔、生活待遇等各类难题,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争取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和提供资金帮扶;三是将工作踏实、学术造诣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充实到领导岗位,鼓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真正做到用真情感动人、用硬件“留住人”、用政策激励人,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全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保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稳定。

3、培树领军人才,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要尊重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人才选拔、考核、晋升和培训制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让有潜力、有能力、有水平、善创新者发挥关键作用,真正形成人才辈出、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二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更好地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为农业科研发展服务,真正形成进出顺畅、流动有序的机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三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让基层科技人才得到更多锻炼;进一步鼓励小改小革,抓好科技普及,打牢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基石。

4、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业谋事的活力。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完善人才选拔方法;明确各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标准,组织定期业绩考核和素质、能力测试,把科技创新成果作为考察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尺度,不搞迁就照顾、降格以求,通过合理良性竞争增强人才队伍活力。二要充分调研、广泛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在权限范围内调整和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的办法和制度,解放思想、解放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要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建议,在职称申报管理办法上有所改变,做到既统筹兼顾,又为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5、是强化教育引导,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利益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突出以理论教育为主,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转化为农业科研单位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队伍建设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基建工程管理路径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发展问题分析
科特派是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