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的检测方案与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分析

2018-10-21田小鹏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物疫病检测技术

田小鹏

摘要:文章分析了进行动物疫病诊断与检测的必要性,以及出现动物疫病时的检测方案的设计分析,并根据当今的科技手段,提出动物疫病检测方案和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途径。

关键词:动物疫病;检测方案;检测技术

1引言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而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要重视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检测,注意对疫病的防控。

2动物疫病诊断与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动物疫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到动物的健康生长,也会影响到动物产品的质量,而且有的动物疫病甚至会传染到人,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比如禽流感。因此,加强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检测工作,是动物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及时预防和治疗,保证动物健康和动物产品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检测工作也是评价国家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对于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检测,是实现疫病预防,降低动物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动物产品质量,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基础。

3动物疫病检测方案设计分析

动物疫病检测是在疫病发生使其,对疫病开始到结束期间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利用相关技术和标准,对患病畜禽样本进行检查和诊断,以掌握该种疫病的类型、发展和流行病学特征的工作,可以为制定防疫政策提供指导依据。

3.1确定检测的性质和目的

进行动物疫病检测方案的设计,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检测的性质和目的。前者是确定对动物实行感染检测(对动物携带或已经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确诊和调查)还是健康检测(对动物免疫抗体的检测,確定抗感染保护状态);后者有两种区别,一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能够基本确定动物疫病的种类以及检测方法;二是不确定检测疫病的种类,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或排除后确诊。

3.2确定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对于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辖区动物产业发展情况,有没有疫病的发生,疫病发生出现的死亡情况,患病畜禽的临床症状,有没有流行性,以及流行的地区性、季节性、易感群体等内容。

3.3样品采集和处理

对于动物疫病来说,可供采集的样品种类很多,比如血液、乳汁、皮肤、毛发、器官和组织切片等,而且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以及项目的不同,不同样品的采集时间也不同,比如血液要根据是否凝集在动物刚死亡或未死亡时进行采集;样本采集要按照规定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但不要太多,留有重复检测的余地;不同疫病类型需要采集的样品种类不同,实际中需要按照已基本确定或侧重的疫病进行采样,不好确定的要全部采集;要选择没有进行过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最典型、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动物进行采样,如果出现并发症,也要考虑并发症的采样;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样品,要特别注意适时无菌采样;采样人要注意自我保护,而且在防止病原外泄的同时也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

样品的处理是按照检测方法的需求、样品的种类和性状以及检测目的等,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密封前处理、冷藏、冷冻等,目的是为了保证样品的新鲜性和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处理时按照需要对样品进行包装,主要是封闭包装,避免样品泄露和受到污染。样品处理好后根据要求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有的是采集后立刻检测,有的则需要放置一段时间,但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送检,以免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确定检测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动物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基础的解剖学病理变化,对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有个基本的判断后,确定需要检测的病种和方法,从而进行疫病确诊。想要对每一种动物疫病都做出正确的诊断,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是基础。要按照国家或动物行业标准确定技术方法、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方法、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方法、确定可靠并获得认可的新出现的技术方法以及研发有标准或合格的诊断试剂,可直接用于检测。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检测环境和条件,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检测,要有专业的有资质的检测技术人员、符合检测要求和需求的设备,合格的实验室设施(尤其是无菌检测设施),以及具有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内外环境条件。

4动物疫病的检测方案与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

4.1组织病理学检测

检测方案主要是借助病理学知识将采集的病变组织样本制作成切片,进行免疫组织染色,在进行显微镜观察,通过对病变组织的观察,确定动物疫病的病原。该种检测方案运用了两种检测技术,病理学检测技术和免疫病理学检测技术。病理学检测技术是通过对动物出现的病变特征和病理变化的分析,对动物疫病进行诊断。免疫病理学检测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免疫学的抗原和抗体反应,利用标记过的抗原或抗体对病变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内的相应抗体或抗原进行的定性、定量或定位检测,经过组织学的显色反应之后(即我们常用的革兰氏染色等染色手段),利用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进行观察,确定疫病种类。

4.2血清学检测

主要是借助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对收集到的动物疫病血清进行检测、流行病学检查以及免疫抗体检测。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包括凝集性反应、标记抗体技术、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试验等。比如应用广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反应,底物显色之后利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计判断结果,分为间接法、夹心法、竞争法和捕获包被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捷、重复性强、安全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的标准化检测。

4.3病原学检测

主要是借助微生物学和细胞学技术,实现采集样品的病原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包括细菌、细胞、病毒的分离和培养以及鉴定,还有寄生虫的检测。细菌的分离培养主要是依靠接种方法,借助各种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实现对大部分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鉴定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病毒的分离培养要严格按照时间规定进行,采取低温保存;浓度高的可直接鉴定,浓度低的需要进行分离和培养,接种实验动物或组织细胞中进行试验,提高鉴定的可靠性。寄生虫检测包括对虫卵、虫体的检测,还可以使用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4.4分子生物学检测

主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对于动物疫病的特异性检测和病原基因的变异与进化等具有良好效果。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有核酸探针技术、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聚合酶链反应等(PCR)。PCR是应用最广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以从微量生物材料中快速扩增获得大量特定的核酸,进行检测,适用于微量样品的检测,具有简便快捷、灵敏、特异性强的特点。PCR技术可用于对疫病的早期诊断、对不完全病原的检测、进行病原体的分类和鉴别等,十分快速和准确。

5结语

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检测是关系到国家动物防疫水平,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动物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要先进行检测方案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和检测方法、检测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对规定的样品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保证动物疫病的确诊,从而为做出疫病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志东.动物疫病的检测方案与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J].科技展望,2016,(22):154.

[2]王宏伟.动物疫病检测方案与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J].中国家禽,2006,28(7):1-4.

猜你喜欢

动物疫病检测技术
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浅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抗体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
湖北省2015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评估与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