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8-10-21王欢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

王欢

【摘 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8月—2017年7月纳入的行肺癌术后患者46例,由掷骰子大小点数分组,对照组2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3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身体恢复,提高患者對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癌术;护理干预

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随着近几年自然环境污染和恶化,肺癌发病人数出现逐年增多现象,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该手术具有时间长、难度大、极易对患者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极大影响等特点,且术后患者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切口感染等,所以需要采取综合、优质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1]。此实验挑选46例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分析其护理干预效果,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挑选本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8月—2017年7月纳入的行肺癌术后患者46例,由掷骰子大小点数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两组患者经X线和CT检查均诊断为肺癌,年龄范围33—77岁,平均年龄(46.8±7.8)岁。组间差异在手术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行护理干预:①体位护理:在患者术后且未清醒状况下,可帮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待患者清醒后,可协助患者采取半卧姿势,促进胸膜腔引流和呼吸,2—3小时帮助患者变动1次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卧床,从而影响到患者血液循环,引发皮肤坏死情况;②观察患者术后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出血量、心率、血压等,根据体征适当调节输液速度和补液量,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症状,另外,术后24小时,需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10—30分钟需测量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等,待上述检测指标稳定后,可每隔1—2小时检测1次,注意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避免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等情况,若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情况,则需要根据其成因及时进行纠正;③呼吸道和给痒护理:在患者未清醒前,需时刻观察患者呕吐物和舌后坠情况,及时采用吸引器降患者咽部唾液和痰液及时吸出,避免患者呼吸道阻塞,在患者清醒后,需为患者讲解咳嗽和呼吸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深呼吸运动,促进痰液及时咳出,在手术3天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排出痰液,避免发生肺炎和肺不张、窒息等情况,另外需要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每天雾化3次,每次雾化20分钟,氧流量设置在每分钟3—5L,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心肺功能;④引流和心理护理:术后注意患者引流颜色、引流量和引流畅通性,当引流量超过200ml/h,颜色为鲜红色,则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休克、肺复张等情况,另外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心理状况,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负面情绪;⑤疼痛护理:术后需要在患者切口上放置小枕头,避免咳嗽等行为震动引起剧烈疼痛,同时可借助按摩、听音乐等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必要时可为患者使用止血药物。

1.3观察标准

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切口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术后疼痛越剧烈[2]。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及护理满意度,描述和检验定数资料行百分率(%)和x2,计量资料行(x±s)和t来表示、检验,两组比较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等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肺癌指的是在人体支气管及肺泡内出现的一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也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工业污染逐渐加重,肺癌发病人员出现逐年增多现象,现阶段,临床治疗肺癌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肺癌术虽然可以全面清除患者肺部或支气管的淋巴结和肿瘤细胞,但对患者肺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术后位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此需要为其提供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预后转归[3]。此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且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生理疼痛感,在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俊花. 早期主动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大手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31):2373-2375.

[2] 臧宝赫, 赵文静, 李雪,等. 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术后患者微循环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 27(23):69-74.

[3] 王振军, 谢宗涛, 鱼海峰,等. 70岁及以上肺癌患者胸腔镜围术期应用氨溴索及异丙托溴铵的疗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6):600-60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