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探讨
2018-10-21董朝静
董朝静
摘要:心理资本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如何培养教师的心理资本进行探索和研究,能够有效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基于此,笔者在寻找相关理论依据,开展相关实验活动后对当前教师队伍的心理资本的状况以及途径进行较为详细的探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心理资本;途径探究
心理资本足够丰富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教师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师的幸福感得以全面提升。而提升教师的心理资本也能够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在认识到当前自身心理资本的状况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手段对自身的心理资本进行提升。
一、当前教师队伍心理资本的状况
(一)对心理资本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人们对心理资本的重视有所加深,但是从整体看,人们对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依旧达不到其应有的标准[1]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心理学大部分是消极心理学,关注的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心理疾病以及心理障碍的判断和治疗方面,因此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仍旧是比较浅的。而且即使有部分学校设有专门的咨询点,但是其针对的也只是教师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本不会关注教师一般的心理和情绪。其次,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根本没有把教师的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况且学校当前的技术水平也很难对教师内在的类似情绪以及意志等看不见的心理状态进行评断。最后,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心理资本对自己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只是集中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去思考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心理资本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就目前的心理资本培养状况而言,教师的心理资本培养目标是不够清晰明了的,这种不明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心理资本的培养对象是不够明确的。也就是说,学校并没有明确哪些教师是需要接受心理资本的培养的,而是将选择的权力交给教师个人,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去决定是否要去参与。这也就导致学校开展的心理资本培训活动可能会存在教师参与度不高,培训活动难以落实的问题。其次,当前心理资本培养的标准比较模糊,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是很难定下一个明确的界限的。对自信、希望、坚韧以及乐观的区别只是根据主观的感受,而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三)心理资本培养的内容形式单一
当前心理资本的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在内容方面,初入职的教师是很难马上适应教学这一活动的,他们很可能会需要经历一段磨合期,而在磨合期这个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让新入职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活动开展,尽快地消除他们心理上的不适感[2] 。而针对入职多年的老教师,就需要将心里培养的内容放在如何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上来。然而,当前的心理资本培养的内容确实一刀切的模式,所有类型的教师接受的心理资本培养都是大同小异的,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形式方面,心理资本培养的形式是非常单一的,是仅仅局限在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机构学习、以老带新等形式的。
二、提升教师队伍心理资本的途径
(一)自信的培养
自信是教师心理资本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才能够更好地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对教师的自信进行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设置目标,体会达到目标的满足感。自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在提升自信的时候需要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积极地去达成目标,进而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是具备一定能力完成一定任务的。第二,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如果教师仅仅将目光放在自己不擅长的部分,那么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如果教师不断发挥自己有优势的部分,那么他们就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让自己的成就感得到明显提高的基础上,提升自信。第三,教师需要寻求一定的心理支持。这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明确自己最信任的人是谁,保证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支持。这样一来,教师的底气就会更为充足,也就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二)希望的培養
希望是在目标和路径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在对教师希望进行培养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首先,教师需要设置一定的职业目标。在设置自己的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自身当前的职业状况以及自身的能力出发,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发展需求以及优势去设定短、中、长等三个阶段的职业目标。而教师在设置完目标时也需要对自己的目标进行适时的调整,最终实现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其次,教师需要寻求合适的实现目标的路径。教师在寻找合适的路径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心理状况选择最为合适的一条。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明显感觉到由于主客观环境之间存在着变化,所以会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目标的实现,使教师在前进道路上受到阻碍。而如果学生受到了阻碍的话,教师就需要仔细分析自身的能力,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去寻求他们的支持以及帮助,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三)乐观的培养
乐观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如果教师能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能够对教育事业保持激情[3] 。在培养教师乐观的心态时,教师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需要主动寻找事物的积极面。凡事都有两面性,一面积极,另一面消极。教师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要尽可能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问题。把他们自己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当作一种磨练。第二,教师需要建立积极归因。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成功以及失败归结于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而非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尽可能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来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第三,教师需要开放自己的心胸去接纳自己身边的事物,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未来,使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
(四)坚韧的培养
具有坚韧这一品质的个体在面对对自己不利的条件时往往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却改变自己所处的状况,去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培养教师坚韧的品格是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坚韧性,教师需要学会合理地看待压力以及失败,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遇到的困难,尝试着将压力以及失败转换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走向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任由自己被他们打倒。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资本在对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然成为学校以及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学校和教师都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资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建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巡视员 刘志鹏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治理效能[N].中国教师报,2019-11-27(015).
[2] 张莉.加强专业化培训 建设高素质法学教师队伍[J].改革与开放,2019(14):126-128.
[3] 马培.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作者单位:清河县清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