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2018-10-21张泉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青少年

摘要:在素质教育盛行的背景下,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力求消除“四眼”、“体弱多病”的学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排球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不团结,授课模式不正确等问题,使得青少年在排球训练中经常出现运动,不仅降低体育排球课程教学质量,还无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对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展开探究,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训练;运动损伤;出现原因;应急处理措施

排球,英文名为“volleyball”,其作为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起源于美国,具有群众性、全面性、技巧性、对抗性、集体性等诸多特点。随着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直觉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使得青少年在排球练习中,如果不注意,就会产生运动损伤,无法参与后续练习。基于此,本文就对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期提高青少年运动损伤的痊愈效率。

一、目前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阐述

众所周知,排球运动具有强度高、爆发力强等诸多特点,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运动时,如果动作掌握不到位,或者训练强度过硬,都会出现运动损伤,进而无法参与后续的排球训练,且如果运动损伤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对青少年造成身体残疾,负面影响非常之大[1]。现阶段,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训练中之所以会出现运动损伤,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对排球教学缺乏重视度。现阶段,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将主要的重点都集中在理论课上,课堂上忽视体育排球教学,导致排球教学中缺乏技术指导,且体育教师教学思维固化,教学手段单一,在此种情况下,使得大学生体育素养无法增加,严重降低青少年对排球课程的学习热情,使得青少年在排球课堂上经常是不认真学习,动作不规范,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运动损伤,影响排球课堂学习效率。二是,教师对青少年排球课堂训练时间划分不合理[2]。现阶段,高校在组织青少年进行排球课堂训练时,课堂学习时间划分不合理,导致青少年热身准备活动没有做到位、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在此种情况下,就会增加青少年在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严重降低排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三是,教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损伤处理不及时[3]。现阶段,高校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时间,经常会将排球训练时间设定在下午或者傍晚时间,在此阶段,由于学生在参与排球训练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训练,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一旦投入强度大的运动中,就会出现运动损伤。与此同时,由于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在对青少年运动损伤进行处理时,由于医学素养偏低,就会导致最佳的治疗时机被延误,从而增加青少年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让其不能参与后续的排球训练。

二、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分析

排球起源于美国,于二十世纪传入中国,是球类运行项目之一,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如,传球技术、垫球技术、发球技术、扣球技术、抹球技术、拦网技术等等,具有全面性、对抗性、技巧性、集体性、两重性等诸多特点[4]。排球运动时,需要注意的要点非常多,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出现运动损伤,其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排球运行项目具有高、快结合的特点,因此,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运动练习时,需要在起跳与半屈膝动作中进行,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让青少年的膝盖、脚踝出现运动损伤。二是,排球运动过程中,还需要运动员进行击球动作,此动作在进行时,对手臂挥动速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青少年对此动作技能掌握不充足,就会让肩部上肢出现运动损伤,如,肩部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三、青少年排球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对策分析

针对排球运动中,青少年常出现的运动损伤问题,教师要想提高青少年参与排球训练的质量,降低青少年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就需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确保运动损伤能够得到有效防范。一是,教师需要注重排球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5]。现阶段,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训练时,之所以会遇到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身防范意识不高,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想避免青少年在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就需要注重排球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一方面,教师在排球上课之前,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养成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在排球训练中,做好防范工作。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向青少年详细讲解排球知识以及出现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措施,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掌握简单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参与排球训练时,充分做到心里有数,有效提高排球训练效果。二是,教师需要注重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工作。由于青少年体质低,体能低,使得其在参与排球训练时,频繁出现运动损伤,对身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想顺利解决此种问题,就需要注重青少年体能训练工作,让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可以在排球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技战术的作用,做到体能与战术的相统一,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三是,教师需要注重排球训练动作的规范性教学[6]。现阶段,由于部分青少年排球动作不规范,导致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注重排球训练动作的规范性教学:一方面,教师需要强化青少年排球学习意识,让其有正确排球动作的概念,规范自己的技术动作,在排球运动中具備较高的肌肉力量,能够顺利完成多种技术动作。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向青少年讲解落地缓冲规范技术,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通过缓冲减轻起跳对身体躯干与下肢带来的冲击力,从而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提高排球训练效率。四是,教师需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排球训练环境[7]。教师在展开排球训练前期,需要排球训练场地进行严格检查,如,网柱安装稳固性检查、排球气压标准检查、青少年服装检查等等,并让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训练时,严格遵循场地规定,从而提高青少年排球课堂学习效果,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五是,教师需要重视排球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时,需要让青少年进行热身运动,并合理规范热身运动时间、热身运动内容、热身运动强度等要素,确保每一位青少年通过热身运动能够提高肌肉能力,从而可以避免后续排球运动中出现肌肉痉挛、肌肉疼痛等症状,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

四、总语

总而言之,排球已经成为目前各个高校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于排球技术多样,有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抹球、拦网等等,所以青少年在参与排球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进而降低青少年参与排球训练的积极性。面对此种情况,高校要想解决此种问题,就需要及时找出青少年参与排球练习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针对性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一旦青少年出现运动损伤,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因运动损伤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青少年身体的痊愈速度。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体育教研部)

作者简介:张泉,1983年生,男,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穆涛.青少年排球教学与训练中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18-19.

[2]胡松.踝关节运动损伤及预防——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排球专项学生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6(12):114-115,120.

[3]林庆祥.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训练状况的调查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

[4]郭丞,史东林,孟兵林等.河北省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分析与体能训练的关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120-121.

[5]周炜,李娜.浅析基层中学排球队员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J].青少年体育,2017(1):116-117.

[6]欧阳爱华.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排球运动损伤分析与功能性筛查实证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5):123-124,100.

[7]高雪峰.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成因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2):79-80.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