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具体应用

2018-10-21刘静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刘静

摘要:受高層建筑高度的影响使其建筑结构整体所需承载的载荷较大,因此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而现今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在实际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稳固度及抗拉强能力,这也有效的提高了高层建筑在实际中的整体质量。为此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来对预应力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确保其技术应用效果在工程中良好的体现出来。

关键词:高层建筑;预应力技术;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建筑结构预先施加相应的压应力,以此来使建筑结构其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抵消建筑荷载所带来的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高层建筑结构在实际中出现结构破坏的问题。并且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筋整体的抗拉伸性,进而提升建筑结构构件的刚度,从而使高层建筑在施工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则通过对预应力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来探讨其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预应力技术应用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施工准备

在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之前必须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具体要求来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对勘查并制定相应的勘察报告。同时为了保证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其各项施工工序可以顺利的展开,需要针对高层建筑建设要求来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从而保证预应力技术可以得到高效的应用。并且还需对施工设计图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条件,以此来避免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

二、支撑与模板技术

支撑与模板应考虑能承受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要求支撑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好。底模起拱按设计要求,一般取梁跨度的1%—1.5%,支撑的拆除应从跨中向两边对称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须在梁的侧模拆除后进行,以免侧模阻碍梁中预应力的建立,因此要考虑粱侧模在底模不拆除的前提下拆除方便。

三、钢筋绑扎技术

在预应力技术应用中必须要注意保证其钢筋绑扎工作按照设计的标准要求来进行施工操作,根据预应力筋制作及绑扎的要求来看需要注意钢筋对绑扎顺序,并且还需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对其节点的布置进行调整,保证在钢筋绑扎施工中可以按照预定的要求来进行作业。梁中腰筋的拉结筋先不要放入,避免阻碍波纹管的准确走向,待波纹管铺设完后再放入进行绑扎。在波纹管走向范围内柱中的箍筋先套入,但不要绑扎,以免妨碍波纹管的穿入及定位。

四、波纹管铺放技术

铺放前应对波纹管进行检查,如发现砂眼或脱扣应用胶带缠或截断。梁非预应力筋绑扎成型后从一端或两端将波纹管穿入梁内,两根管间加大一号的接头管,并用胶带封裹。对于折线形预应力梁,铺管时,为适应4眼扁锚单根张拉钢绞线的工艺要求,每根管事先穿入4根通长连续的8钢丝,作为穿钢绞线时的牵引线,以克服折线形预应力粱穿钢绞线施工中的难题,在固定端设一灌浆孔。

五、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其施工的连续性,还需对预应力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进行控制,以此来防止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须确保对混凝土振捣施工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可以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且需要注意避免振捣棒直接撞击波纹管和钢绞线,以免振坏波纹管,造成漏浆。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特别是钢筋密集区、张拉端等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工作,保持其结构充分湿润,防止水份蒸发造成表面产生裂缝。在浇筑中除留置竣工资料中需要的标养试块外,尚要留置施工试块,并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以确定张拉时间之用。

六、预应力筋张拉施工技术

预应力筋张拉是通过张拉机械将力作用于预应力筋上,然后通过预应力筋最终作用于混凝土上,从而在结构中建立起预应力。因此,预应力筋张拉是整个预应力施工的关键,它将最终决定梁中预应力值的大小,施工时务必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必须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定,一般控制在设计强度75%。施工预应力大小对构件质量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施工规定确保拉张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时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需控制在60%以上,先进行部分预应力筋张拉,对梁体进行一定预压应力施加,确保其能够承担自身重量荷载,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确保张拉预应力筋施工符合施工规定,随后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规定后,需张拉其他受力筋。根据设计规定,需选取两端张拉方式进行张拉作业。张拉施工中,两端千斤顶应具有相同的升降速度,避免偏心压力过大,造成梁体侧弯情况较为严重。张拉需分批进行时,先张拉的预应力筋需对其张拉后产生的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加以考虑,随后应及时将预应力损失值计算出来,降低预应力损坏。

七、孔道灌浆技术

灌浆时间张拉完毕后即可灌浆,但不能迟于3周,原因如下:填满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间的空隙,让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牢固地黏结为一整体;保护预应力钢绞线以免锈蚀,增加结构的耐久性,减轻锚端张拉部位的负荷状况;预应力钢绞线与构件混凝土的有效黏结,可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和宽度,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灌浆工艺水泥浆要严格按配合比配料,搅拌时间应保证水泥浆混合均匀,一般需2~3min。灌浆料的温度宜控制在18~28℃。

八、端部封锚技术

张拉端多余预应力筋切除张拉、灌浆完成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张拉端多余的预应力筋。截断钢绞线前,检查下列内容:所有钢绞线都已张拉至设计荷载,记录张拉变形值;收到允许截断钢绞线的书面文件。密封凹槽用3∶1∶1的比例配制干砂浆,标准为手握成团,松开分散。干砂浆搅拌完成后,在外露的锚固装置和钢绞线周围凹槽处,先手工填充干砂浆,填实凹槽后,用木方捣实压紧密封。

结语:

在现今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进而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预应力技术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还能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秦玉娇,王有鹏,杨晓霞.预应力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7(6);

[2]梁满广.高层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某工程为例[J].居业,2016(1):97-98.

猜你喜欢

预应力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基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