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美术字课的教学方法
2018-10-21王惠兰
王惠兰
摘要:职业学校所追求的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工作时候的技能,让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更快的适应并熟练掌握工作岗位。但是作为一所学校,也应有艺术教育。对于绘画等需要高水平的技能的课程可能不太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而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工具性的美术字吸引职业学校的关注。如何提高职业学校美术字课的教学效果也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职业学校;美术字课;教学方法
引言:美术字课是一门艺术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而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如果让学生去学习绘画、摄影等艺术课程,既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还没能取得相应的理想效果。所以,职业学校在选课程的时候一定会格外注意这门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作用。而美术字它有着绘画的艺术美,同时不论以后学生到哪里就职都需要美术字的帮忙。因为,无论是个人或者公司的单位,都需要对外宣传、对内设计,也许学生的学习的专业技能可能与美术字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一旦需要制作设计相关内容时,学生就可以帮忙,这是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因此,如何提高美术字课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所关注的。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职业学校里的学生,一般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没有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中,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学习,便放弃学习,抱着去学一门技能可能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这样的态度去接受职业教育。因为他们之间大都只是初中毕业,还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什么东西对于自己是有利的、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怎样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可能刚刚度过了他们的叛逆期,还存留在一些叛逆的想法,所以有时候是不能听从教师、同学的安排和劝诫。而对于他们而言,美术字课更是可有可无,所以常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激昂澎湃,学生睡的天昏地暗的现象。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又是那么赋予创造力的,他们的很多想法都是很多人想不到,这是非常值得教师关注的。
二、职业学校的美术字课的现状
教师和学生双方是相互感染的。如果学生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的,不理教师,教师也自然而然的就失去了讲课的欲望,学生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同时,有的时候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点心意、一点创造力,也是的学生对于课程的不喜。总而言之,职业学校的美术字课变得非常的无聊,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对于上课的激情。
三、职业学校美术字课的教学方法
美术字课除了有上述涉及到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利的工具性的作用外,其实美术字课和其他的艺术课都有着相类似的艺术作用。美术字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字课程去了解更多关于艺术方面有价值的东西。而能让美术字课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美术字课有人听、有人可以欣赏美术字的美。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对于美术字课的兴趣,所以,职业学校美术字课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上美术字课。
(一)设置美术字的组织机构,让学生喜欢上美术字课
职业教育要是脱离了实际,就没法发挥作用了。而美术字课也应该和所有的职业教育里的专业一样与实际相结合。职业学校里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早点学会技能,早点去打工赚钱。因此,学校可以设立一个设计美术字的组织机构,负责学校的标题等需要美术字设计的地方,同时还可以负责制作校外机构的美术字。并且发给组织机构的成员钱或者以他们的名义给孤儿院或者敬老院捐款。学生通过学习并且制作了美术字的设计,而且还可以帮助到他人或者自己,自然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字课的兴趣。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组织机构去让更多的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一味的讲解知识点,让原本生动的课程变得乏味。
(二)要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字课程的重要性
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学生一旦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件事做好。但是,教师一直强调美术字课程它有什么作用,对学生以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就有效果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直强调某种东西只会让人厌倦。但是,学生没有实习的经验又该如何体验到实际工作中美术字课的重要性呢。因此,教师可以去网上查找相关的视频等、也可以去联系往届的学生,通过他人的经验告诉学生其重要性。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类似的组织结构,接触到各行各业,就会明白其重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学生在这阶段,心理还未成熟,有很多事情都不能想的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美术字的时候要有耐心,同时还要注意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且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行业明白美术字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自主学习。还要让学生发现艺术的美,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微妙.浅议美术绘画创作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9(2): 155-156
[2]丁伟英.谈美术绘画创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4):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