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融入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8-10-21赵爱萍
赵爱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乡土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具有乡土性,生活性等很多特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活动型政治课堂由于其自身的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特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受到推崇,因此在活动型课堂中利用乡土资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契合活动议题,选择乡土资源;依据乡土资源,设计探究活动;分享探究成果,培育乡土情结和挖掘乡土资源,促进目标达成等策略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促进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乡土资源;高中政治;策略
引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目前,政治课堂仍然存在着讲大道理、空洞说教、枯燥无味等现象。这既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也有政治教材自身特殊性原因,与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社会发展之间总会存在着某些不同步性。据调查,学生不是不喜欢政治课,而是不喜欢脱离他们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的理论灌输。面对“90后”新一代的教育对象,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领域,与原来相比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对象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手段也应改变并付诸实践,以期让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乐趣与吸引力。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所谓乡土资源即是本乡本土的资源,包括一个地区的时政热点、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内容。乡土资源的运用既可充实教材内容,也是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和运用身边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这不单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也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
1乡土资源的概念及界定
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也指生活中的、与日常生活不太遥远的,并为师生所熟悉的资源形式,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自然的等等。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衣食住行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集中体现。乡土资源具有独特性、生活性、乡土性等方面的很多特性。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应用意义
2.1乡土资源中的优秀部分具有重大的人文价值
我们在遴选材料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熏陶的时候习惯于追求材料的高大上,以为高大上的材料权威,人文教育效果明显。殊不知我们都犯了想当然错误,实事证明,乡土资源中的优秀部分是人文教育资源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中有的是家乡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有的是自强不息可歌可泣的典范,有的是历经沧桑岁月久长的历史见证,有的是精美绝伦技法精湛的艺术精品,有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无一不是饱满厚重掷地有声的上好资源。
2.2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乡土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乡土资源内容的丰富性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有限性,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可以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策略
3.1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有效性原则
高中政治新课程要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这样才能充分感受社会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乡土资源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是对教材有益的补充、延伸和拓展,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这就要求乡土资源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把高中政治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寓于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3.2结合师生实际能力,体现差异性原则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乡土素材开展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师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方面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在资源获取、资源建设、资源运用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个体差异,以便课程资源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现实教学需要。具体来讲,对于乡土资源的课堂教学应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机渗透。第一,导入新课时运用乡土资源,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课堂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成功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培养其积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的生活需求,利用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尽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家鄉美景、家乡风俗、丰富物产、名人轶事、家乡新貌等乡土素材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架起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利用这些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3多样性原则
如果一节课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仅采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引用乡土资源上或仅仅以文字的方式呈现,这样的课堂注定是缺乏趣味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会出现学习疲惫现象。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后24小时的知识保留度只剩下5%;如果教师采用的是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保留度也仅有20%;但如果学生学习之后向他人讲授这个知识或者立即运用,24小时后的知识保留度则可以达到90%。这说明,动用多感觉的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因此,乡土资源的应用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教师在进行乡土资源的收集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乡土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应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感觉参与到学习中。比如,涉及时政新闻方面的,可以采用新闻播报、新闻解读方式进行,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甚至也可以让学生模仿主持进行导播;如果是属于乡风民俗方面的,既可以课前让学生通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旧址、特色乡村等,也可以在课堂中引用专题视频片段等方式进行;对于一些当地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适当采用讨论会、辩论会等方式进行。总之,在乡土资源的引用上要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多方整合,交叉应用。
结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是顺应新课标的有利之举,是高中政治教学的迫切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契合活动议题,选择乡土资源;依据乡土资源,设计探究活动;分享探究成果,培育乡土情结和挖掘乡土资源,促进目标达成等策略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有利于高中活动性课堂的实效性,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叶澜.回归突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黄伟峰.《乡土资源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论坛,2012.
[3]唐顺修.《高中政治课程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