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田玉米高产种植创新技术

2018-10-21王永翔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王永翔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探究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分别从大田整理、选择良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大田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大田玉米;高产种植;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引言:

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玉米种植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部分农户由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仍然沿用以往的玉米种植方法,不利于玉米的增产增收。农场管理人员应当配合地方农技人员,做好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在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带动农民致富。

一、大田整理

整地分为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两种形式。其中秋季整地主要是在秋季作物收获之后对土地及时的进行翻耕。在秋季整地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地的质量,一般采用旋耕机对土地中的残留的主要根茎进行全面的修整。在对土地进行翻耕过程中,旋耕的深度一般维持在20~25cm左右比较合适;春季整地主要是在土壤解冻之后进行,春季精细整地能够有效的保持土壤的墒情。

二、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品种的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气候、土质等影响因素。例如根据积温带不同,在黑龙江省积温2200-2300℃的地带,适合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有中玉990、先达205等,而积温在2300-2350℃的地带,适合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有东农254和德美亚3等。在确定所要种植的玉米品种后,还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播前处理。将那些种子发霉、干瘪或胚芽受损的筛选出来,将剩余的种子放置于阳光下翻晒。翻晒时间约4-8h,将玉米种子收集后依次进行浸种和拌种。拌种时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药剂,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病虫能力,确保玉米种子正常萌发。适时播种,在播种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决定。一般情况下当地表温度达到10-12℃之后就可以播种了。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播种时间在四月中上旬,山区地区在是四月中旬,高原地区一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出进行播种。

三、科学施用肥料

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期内,所需养分的种类和数量均有很大差异。以往部分农户在种植玉米时,过多的施加肥料,不仅造成了肥料的大量浪费,而且容易出现“烧苗”现象,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大田玉米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科学控制肥料的用量。

四、种植密度的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田玉米栽培主要使用播种机代替人工撒播或机械条播,基本上不存在种植密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农户也要注意做好后期田间管理。在大田玉米出苗后的7-10天内,进行田间巡察,如果发现存在缺苗,则应当及时补种;如果玉米幼苗的密度偏大,则要及时间苗,保证每株玉米都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此外,玉米的品种也会对种植密度产生影响,以黑龙江地区为例,紧凑型大田每亩栽种玉米4500-5000株,半紧凑型大田每亩栽种玉米4200-4500株。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的管理

首先,查苗补苗。当玉米幼苗出苗之后,应该在玉米生长到三叶之前及时的进行查苗和补苗工作。发现缺苗的地方可以进行移栽补苗。移栽完毕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灌溉;其次,间苗。根据定植的密度要求,对生长过密的幼苗进行间苗。在间苗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留大去小的原则,保证合理的定植密度;最后,追肥中耕。在玉米生长到4~5个叶子之后,要应该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决定是不是需要蹲苗。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中耕处理,将田间的杂草及时的去除,疏松土壤,然后及时的进行追肥。每亩施入尿素20kg,钾肥5kg。

2、中期田间管理

首先,施入势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应该结合中耕培土及时的进行追肥,及时的向田间施入势攻穗肥。施肥可以采用沟施和穴施,然后进行培土,每亩施入尿素30kg,并结合土壤墒情进行一次灌溉;其次,科学灌溉。玉米在穗期对的水分十分的敏感,同时这个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因此,在穗期应该保持田间的湿度维持在70~80%左右,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旱情应该及时的灌溉,而如果出现了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则应该及时的进行排水,防治内涝导致玉米倒伏。

3、玉米后期的田间管理

首先,及时追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玉米吐丝后,如果玉米的土壤肥力不足,首先会反映在玉米植株下半部分的叶子上,这时应该及时的做好追肥管理工作。这时只能可以追施总肥量的10%的速效氮肥,或者使用浓度大小为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补充攻粒肥。保证植株旺盛的生命力,防止植株出现早衰的现象。其次,及时的进行人工授粉。在玉米盛花期的晴朗天气下,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人工授粉。一般进行2~3次即可,这样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保证玉米不缺粒,穗大,早熟增产;最后,去雄。在玉米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可以拔出一行的雄穗,保证其他植株的花粉能够落到被拔掉雄穗玉米的花丝上,保证其授粉。在玉米整个授粉完毕之后,应该及时的拔出全部的雄穗,降低雄穗对养分的消耗,保证养分能够全面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和繁育,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4、病虫害管理

玉米栽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大、小斑病、黑穗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玉米粘虫、钻心虫等。以往针对常见病虫害的处理方法,以化学农药喷洒防治为主。但是农药残留也会影响玉米的食用和销售价格。通过创新玉米种植技术,可以以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既可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目的,又符合绿色种植要求。例如,可以在玉米田间放养一定数量的赤眼蜂,可以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消灭害虫的成虫,有效组织了虫害的蔓延。

六、适时收获

近几年,我国有许多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过早收获,这样收获出来的玉米品质较差,含水量较多,受到破损的玉米粒也比较多。当大田中有超过90%的玉米植株出现了枯黄,以及玉米籽粒變得坚硬和饱满之后就可以收获了。收获可以采用人工收获也可以采用机械收获。收获玉米应该及时的进行晾晒,然后贮存或者贩卖。

参考文献:

[1]任军,边秀芝,郭金瑞,等.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C]//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2014.

[2]闫凤辉,田俊全,尹进.彰武县高光效超高产玉米种植新模式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0):105-106.

[3]田地.试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新农村:黑龙江,2017(09):157-157.

猜你喜欢

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阜新地区谷子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楤木栽培技术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北方耐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