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18-10-21周延文
周延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现今,互联网不仅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电子化、商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开展互联网知识的培训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5-43-2
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使我国的生产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创新,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其发展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先进技术及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速度。将互联网应用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合理、有效地整合农业生产的相关资源信息,并确保其功效的合理发挥,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及发展的效率,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对产业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其更加科学化、智能化。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关键一步。
2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加快农产品的更新速度
首先,因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可以使人们不断改善农业发展模式,吸取更多的生产经验,从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性,人们可以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将其引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产品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的质量。最后,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的综合性能,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1]。同时,高效统一的管理模式还能够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
2.2 完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
传统的农业经济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完成生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环境及土质的变化都会影响生产效率,使得农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在持续不断地更新变革,使农业生产融入了诸多科技元素,进而降低原有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产业模式也得到了合理优化和完善,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2.3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信息资源的运用变得尤为重要。互联网的不断应用,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经济信息的交流速度,而且可以让生产者及时掌握市场发展的动向,合理地对产品进行生产调整,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外,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将农产品交易简约化,人们可以在网上完成整个交易过程,此种运营模式节省了交易时间及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农户自身的经济效益。
2.4 加快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步伐
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农民可以更加快速全面地了解先进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流程,最终促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农民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并且结合当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将科学技术与实际的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3.1 整合农业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农业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土质、气候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旨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另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市场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规划,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3.2 发展电子商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平台的产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农产品的销售速度,为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以下为3种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一是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时,可以充分利用天猫、京东等综合性的商务平台,通过网络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这里会有专业的人员对农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研究,并及时提供相应的产品信息状况,采用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二是针对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可以自主进行网络销售平台的研发来完成农产品的销售工作,不再需要借助第三方平臺。其优势主要在于通过平台的建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
三是对个体商户来说,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扩展,合理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力度。如今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普及,很多农户家里都已配备电脑,为农户实现网络销售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再加上线上经营所需资金投入较少、使用方便等优点,成为现今个体农户使用最为广泛的销售模式。
3.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就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设施的建设工作,通过对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农村互联网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提升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农村互联网的实际使用情况,加强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提高农户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真正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断学习、掌握互联网技术,逐渐完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2]。
3.4 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思维意识
农民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主体,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对农民互联网思维意识的培养,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创新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措施。有关部门应结合自身职能所需,不断加强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农民自身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优化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对农民自身的操作技术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此提高农民对网络的有效利用率,有效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最终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4 结语
互联网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积极将互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杨雨滢.信息化社会中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山西农经,2017(23):50.
[2]鲍怀杰.探讨如何提高地区农业经济稳定性[J].农技服务,2017(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