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数感 提升数学素养

2018-10-21邓曙蓉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直觉数感乌龟

邓曙蓉

数感,是一种数学直觉,是对数量的表示、数量大小的比较、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原有知识经验与生活积累对数学的知觉性的把握。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观察、触摸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通过分析、综合,在感性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史学知识,引入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解除学习困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探寻数感培养的生长点,不断拓展新的素材,开发新的资源,使用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

经历估算,丰富活动,促进感知

计算工具能帮助人类进行大规模的运算,但它不能替代人脑解决突发性事件,因而计算技能是任何计算工具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心算、口算中能捕捉到思维迅速反应的快感,是参与思维体验的不懈动力。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在习得、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此,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口算,提高自己的数感能力。

小学阶段以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简便计算等方面的口算,对学生的人脑思维进行刺激,让学生在手、脑、眼、耳、口的参与中获得数学感悟,自然就会反应快,捕捉的信息也会更多。在运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运算的示范,在学生练习时,要做到理由充足、思维缜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选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学生在运算中,清晰的思路在计算环节受阻,就易产生不畅快的感觉。

口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形中蕴含着的数量关系,掌握一些表示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口算要求学生能脱口而出,其速度能反映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教师要加强估算教学,有猜测的成分,虽不求百分之百的准确,但也要尽量接近正确的值。进入房间后能估算房子的面积,看到一个人能估出他的身高。因而在一年级刚认识数时,就让学生估一估碟中有多少颗花生,再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多少颗。

如在学习《厘米和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在尺上找出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距离,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再用手势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建立的表象进行估测,再量一量,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教师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找一找等多维活动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开发直觉,大胆猜测,探寻本质

数学直觉是以概念、原理、推理等经验为基础,在面临新问题时通过敏锐的分析,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是一种灵感的迸发与认识的顿悟。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不满足于结论的论证、内容的概括,要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在头脑中形成直观、形象的“原型”。在教学中,教师不急于揭示结论,而要引领学生进行观察、联想、类比,凭借直觉进行猜測,有利于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猜测的基础上即兴回答问题,教师要加强直觉思维的示范,捕捉学生的灵感,记录学生新奇的想法。

搭建支架,为思而引,启发探索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学生的思维沿着支架攀爬,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们对知识的习得是依赖于自己的经验的,经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要精心引导,要让学生的思维受阻,产生困惑,驱使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教师在学习内容与数感之间搭建支架,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指引方向,让学生能茅塞顿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提供恰当的工具支持,让学生尝试探索,通过有效的引导启发,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适时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让学生自主探索。

激发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发现、感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令学生迸发思维,突发顿悟。如在学习苏教二下《认识时、分、秒》内容时,学生对钟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钟面有12大格,每一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钟,时钟走一圈正好是12小时。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呈现内容,势必会压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用新龟兔赛跑故事激趣,将兔子作分针、乌龟作时针,跑得快的兔子已跑完了一圈,乌龟才慢慢地爬了一大格,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有学生说:“兔子跑得快,而乌龟跑得慢”,也有的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实他们跑得一样快。”此时大家展开了争论,教师适时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这位同学是这样说的,“兔子跑了一圈是60分钟,而乌龟跑了一大格也是一个小时,他们跑的结果是一样的。”教师将乌龟时针、兔子分针、1小时、1分钟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别开生面的游戏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通过主观推测,能自信地把所有的时间表达出来,能大胆地将数感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们的发言会变得积极,见解也会变得独到。

结语

总之,数感是一种感知能力,教师要加强数感训练,让学生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过程,发展抽象思维,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养成量化意识与良好的数感。

猜你喜欢

直觉数感乌龟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你的直觉靠谱么?
乌龟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和乌龟赛跑
巧估算 妙解题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