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018-10-21高颖兰继军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高颖 兰继军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文化的特点,其心理健康较普通儿童更容易受到影响。针对听障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环境,调整身心状态,使其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

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听障儿童,即听觉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音或言语声的儿童。通常认为儿童的年龄为0~14岁,学龄前听障儿童一般指0~6岁的听障儿童。学龄前听障儿童没有严重的智力或精神障碍,并且可以通过人工助听技术或特殊技能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障碍,如人工耳蜗、助听器、读唇术等。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和大学。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聋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已逐步开展,许多聋哑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主题心理活动,邀请专家来开展讲座,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剧、语文课等相融合。但是,聋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心理健康标准不统一、干预研究缺乏、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听障儿童在接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并且达到基本的语言发展和认知理解能力后,就会进入普校或聋校继续学习。目前,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并且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系统化、精准化和早干预。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第一信号系统接收感觉器官的刺激信号,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接收以词为单位的抽象和概括的信号。人们借助第二信号系统间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但听障儿童由于听觉损失,使得第一信号系统的发展不完善,同时也阻碍了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由此可知,感觉刺激的缺失会使得认知、行为的发展不完善,进而影响心理发展的水平。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在学龄前期(3~6岁)会主动对事物和环境进行探索,当被嘲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内疚感,形成退缩、回避的应对方式。因此,这一阶段儿童的行为、认知、个性等方面受环境和教育的影響比较大。

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龄前听障儿童除具有构音异常、声音异常、节律异常等语言障碍特征外,还有较为明显的行为、认知、情绪和个性特征。

在行为方面,儿童常表现出与周围环境和事物隔绝的状态,对他人的谈话漠不关心,在别人叫自己名字时常常没有反应,依旧做自己的事;在与人说话时一直注视着说话者的脸部,尤其是口、唇的运动与表情;在他人没有理解自己话语的含义时,通常会指手画脚,借助动作和手势进行表达;性子着急,易冲动,不知等待和轮替。

在认知方面,儿童会依赖于视觉、触觉和动觉获取信息,视觉、触觉、动觉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增强并发挥视觉补偿作用,对于信息的视听结合能力较弱,存在部分感觉统合失调特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分配存在困难,难以做到同时既看又听;思维发展缓慢,且更偏向具体形象思维,例如儿童能够认识苹果、香蕉等水果,却很难理解“水果”一词的含义。

在情绪和个性方面,由于听障儿童听觉损失和语言发展迟缓,常以情绪表现作为交流的工具,当自己没有被理解或是被误解时常有生气、不说话的表现;另外,学龄前听障儿童还会表现出脾气倔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力等个性特点,但是他们年龄越小越容易和他人接近。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开始认识到自身的生理缺陷和某些特别的行为(如大声喊叫),逐渐变得孤僻、猜疑、保守。

因此,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行为、认知、情绪和个性方面已初步显现问题特征,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很容易将心理问题扩大和恶化。

听障学生的心理研究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34.28%,其中6岁以下的聋哑儿童约80万,并且每年新增3万多聋哑儿童。从以上数字可见,听障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且数量之大,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关于听障儿童的心理研究显示,听障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聋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7.91%,且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儿童,焦虑、恐怖、自卑等心理特征尤为突出。听障儿童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研究显示听障儿童的情绪稳定性、指导性、坚韧性等人格特质方面表现较差,对情绪理解和表情识别的能力较差。另外,言语能力、人际信任、应对方式、自我认同、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是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郑裴等人提出要提高聋哑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其智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对聋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进行认知发展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此外,应注重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与人交往、调节情绪、加强自我约束和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目前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课程多以听力言语康复为主,其次教师会关注儿童认知理解、社会交往等的发展,并且课程开发依据儿童的听力言语能力、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地将形象性、趣味性、操作性紧密结合,儿童的康复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情绪表达、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个别观察和干预,使其能够培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在普校或聋校能够更好地融合和学习,发挥潜能并健康成长。

行为矫正

学龄前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会给他们的学习、社交带来许多阻碍,需要加以引导,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遵守规则和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学龄前听障儿童常表现出说话声音较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行为习惯,干扰他人,降低学习效率,甚至遭到嘲笑。教师需要对儿童的这类行为进行观察和指导,当儿童有合适的行为表现时给予积极回应,当儿童有不合适的行为表现时应告诉儿童该行为的负面影响和恰当的做法。其次,学龄前听障儿童由于年龄尚小和听障缺陷的原因,有时会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忽略了纪律和规则。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则让儿童体验遵守规则的作用和乐趣。另外,在社会交往方面,儿童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学习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习合作和分享。

认知训练

认知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活动,学龄前是儿童认知形成的关键期,减少听觉损失对认知的消极影响也是该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感知、记忆、想象等活动的训练,让儿童学习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加强认知训练。同时,加强儿童的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对其片面、消极的自我概念与他人概念进行干预,调整其负面认知。加强认知训练,使得学龄前听障儿童能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行推理和认知,建立完善的心理理论系统。

情绪调节

学龄前听障儿童有时会以情绪作为表达工具,当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没有被理解时常有生气的表現,而对消极情绪较少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更易发脾气。这时,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儿童认识消极情绪,并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情绪。当儿童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时,他才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建立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加大对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

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较少,导致对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则更少,更多的是关注于儿童的康复过程和效果。但是,学龄前阶段不仅是康复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应当对听障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实施干预。加大对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还需要专家学者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及一线教师的关心、观察和干预。

建立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系统性指导。课程体系中需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针对儿童的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充分结合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增加学龄前听障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资质

学龄前听障教师多以听力言语康复、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和医学等专业背景为主,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掌握较少。针对此,特殊学校或康复机构可以为听障教师开展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培训理论和实践知识,将康复与心理紧密结合以提升学龄前听障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资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为听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学龄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督导体系

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需要按照统一的评估标准进行客观记录,从而准确反应该类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评估采用何种方法、选用何种测量工具以及测量工具的信效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同时,建议心理干预采用督导模式,成立督导小组,定期交流干预对象的问题表现和干预方法,学习交流经验,同时保证心理干预的质量。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南南的困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