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构建自主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

2018-10-21陈静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探究

陈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终身使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语文课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语文教学效率的最好办法。尤其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课堂上将生动形象的情境作为引导,可以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本源,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熟悉感。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会高涨,课堂参与度也就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促使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大鱼等角色,再自行安排表演剧情。这样,学生们能够在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中收获知识。

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个体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于自身对问题的思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逐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杨科的不幸身世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看待人生挫折?”通过创设问题,促使学生对其进行刨根问底,在自主交流与讨论中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背景,同时向学生们引荐一些相关的书籍。这样,便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提问:“当乌鸦被狐狸骗去一块肉后,它再遇见狐狸时是否会记得那次教训呢?”这样一些问题的提出会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小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并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这篇课文在叙述中体现了聂将军的宽容大度、博大胸怀的高大形象。因此,在学习中就可以指导学生準确把握文中一些具体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然而,这篇课文中没有具体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以及语言等,而是通过平凡的事迹来展现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情节却更加感人,更加真实。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利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也可以在其他文体中引导学生学会写人叙事。实践证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提高。

强化读写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关系到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我们以生为本,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筛选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中首先通过让学生仿写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就是让学生模仿学过课文的体例、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来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作者采用了从上而下的方法来描写,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刻画庐山云雾的物理形状。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这样的观察顺序与表现手法。这样,学生们就能正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然而,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更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以生为本的自主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是课改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改理念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自主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探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