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18-10-21刘志军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牧童首诗意境

刘志军

古诗词的内涵深刻,意境深远,给人美的感受。我国的古诗词数量庞大,历史悠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目前,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存在著一些问题: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古诗词的方法;学生记忆的效果不理想,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等。为了使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从“注重学生朗读训练,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加强理解,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使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境,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三个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指导。

注重学生朗读训练,体会作者的情感

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记忆古诗词,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在朗读前,教师需要解决学生认识生字、生词的问题,指导学生将难读的字、词标注出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例如,笔者在教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一遍,对于昼、耘、麻等字要会读、会写,多朗读几遍,读熟这首诗,能理解课文中对“杂兴、耘田、绩麻、未解、供、傍”等词的注释。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猜测这首诗的大意。我先范读这首诗,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并听出这首诗的重音和节拍,学生对这首诗的基本知识有了掌握之后,再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这首诗,注意把握这首诗的节奏,要读出感情。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其他学生做评委,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朗读。

使学生加强理解,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学习古诗词,首先要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教师要加强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写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在教学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斟酌这首诗的字、词,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会起到什么效果等等。学生理解了诗人的创造背景、生平故事之后,才能引起共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此外,学生在研究古诗词的景象时,可以先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插图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笔者在教四年级下册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诗时,先让学生观看这首诗旁边的插画。紧接着我提问学生:“从插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连绵起伏的山,有的学生回答有几行白鹭,有的学生看到了钓鱼的老翁,还有水中的鱼儿。之后,引导学生读这首诗歌,把其中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并大胆地向教师和同学提问,再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这首诗,引导学生读诗,并用笔圈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学生们回答这首诗描写了西塞山、白鹭、鳜鱼、蓑衣、风、雨等事物,描写了西塞山的优美景色,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精神。学生理解了这首诗之后,还要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一个详细的理解。这首词的作者是张志和,唐朝时期的诗人,在朝廷做过官,后来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退隐江湖,张志和的哥哥问他“不回朝廷做官吗”,张志和便作了这首诗回答他的哥哥。

使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的美

教师应注重对古诗词的拓展及延伸,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古诗词知识。有的诗描写的意境是雄伟壮阔的,有的诗描写的意境是豪放不羁的。教师进行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创造的情景和艺术境界。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横向的比较可以总结出——表达相同感情时,不同的诗人会运用的词语,进而对诗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教五年级下册唐·吕岩的《牧童》这首诗时,带领学生通过品味这首诗的关键词来感悟这首诗的意境。我先提问学生:“‘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里的‘铺字写出了草的什么特点?”学生们思考之后,回答写了草的茂盛。“弄”字是逗弄的意思,这里写出了牧童笛声的悦耳动听。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5分钟之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在茂盛的草地上,牧童悠然地躺着,吹着牧笛,笛声悠扬动听。”这首诗的后两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我让学生读这两句,体会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学生回答:“牧童在吃饱之后,不脱蓑衣直接躺下,或者在思考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只是睡着了,这首诗从整体上表现了牧童悠然自在、无拘无束的情境。”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背诵和记忆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古诗词还可以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词。

猜你喜欢

牧童首诗意境
《上课没人抢》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春色满园
牧童与老牛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一朵花的意境
秋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