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2018-10-21王云
王云
随着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型,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各种题型,总结好解题方式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固定的方向。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应该选择经典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题目作为解析案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本文笔者将会从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小学生在数学方面解题能力的提高策略。
精选案例,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在课堂例题的讲解中,数学教师不能局限于书本教材提供的例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筛选一些经典的案例,当然数学教师也可以自己设置一些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的題目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数学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经典的案例,在讲解书本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后,对公式理论进行深入的补充,选择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值得重视的是,数学教师选择的问题不能脱离生活实际,题目中给出的数字以及答案要符合实际,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练习而编造一些和真实数据不符的题目。同样,数学教师自己在设计问题时也要重视题目的真实性。
例如,围绕简单解方程设计题目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数量作为相关的数据,具体设计的题目可以是:“本班级的学生进行体检,平均身高是140cm,其中15名女生平均身高为135cm,问班级20名男生平均身高为多少?”在题目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班级真实人数以及真实的体检数据设计题目,设:男生平均身高为X,正确的公式为(20X+15×135)÷(20+15)=140,解出的答案为143.75cm。围绕班级的真实情况设计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解方程的思路。以此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围绕不同的题型设置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在对数学充满兴趣的前提下提高解题能力。
总结解题步骤,巧用错题集
小学生的总结整理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教学。错题集的整理可以将课堂上教师整理归纳的知识点长时间的保留,便于学生的复习与巩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数学课堂单独准备一个错题集,将自己在考试中做错的题目以及课堂上教师认为重要的题目记录在错题集上,并且按照规律整理,同一类型的题目集中在一起,整理完以后在后面留下足够的空白,为了防止在日后的考试中遇到相似的错题。
另外,数学教师也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进行错题的整理。教师可以定期地将错题集上收,进行检查批改,对于整理得规范而又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将优秀的错题集分发到班级的其他学生手里传阅翻看,作为日后努力的榜样,学生有了标准的榜样后可以更加高效地整理自己的错题集。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学生对题目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组织合作学习,激发自主思考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细心指导,学生自身也要采取措施进行解题能力的提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便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帮助。数学教师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独立于教师,自主地去研究问题,冷静地思考,团结合作可以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数学教师不一定要求每次讨论整个小组人员都要参与其中,而是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讨论人数。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进行大量的小问题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既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组织学生两两之间进行短暂的交流与讨论,也可以布置一些复杂的难题,让整个学习小组的人员都参与讨论。因此,数学教师务必要做好课堂规划,提前准备好下一节课中需要提出的问题,有序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在和谐的讨论中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将每节课需要问到的题目整理在书本上,这样可以防止教师在课堂上有所遗漏。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前,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讨论的方向,暗示解题的主要思考范围,但是在学生投入到讨论之中以后,数学教师就不再进行提示。
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以及相互帮助以后,学生就会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这时数学教师先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给出解题过程,最后再针对学生提供的解题方案进行补充,并且指出各种解题思路的优缺点,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更多的解题方式。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加深,解题思路也会变得更加灵活丰富。
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有趣的教学案例是激发学生解题兴趣的重要方式,而养成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数学教师也要将目光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最终提高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