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对比及其启示

2018-10-21贾卫辉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泰晤士声誉排行榜

贾卫辉

在全球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与投入与日俱增。近年来,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全球化进程,诞生了众多世界大学排名与研究机构,大学排行榜也相继涌现。其中,比较有影响力且得到全球公认的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有四家,分别为“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QS世界大学排名(简称Q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简称THE)”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简称US-NEWS)”。目前,这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系,部分国家甚至以此作为高等教育资源调配的重要依据。世界大学排名尽管不能完全反映一所学校的全部内容,但是排行榜结果尤其是多个排行榜的交叠结果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某些情况,对推动大学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演变

作为最早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次公开发布于2003年8月中旬。最初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发布,后转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研究發布。截至2017年,该排名已连续发布了15版。

“QS世界大学排名”前身是由成立于1990年的英国教育升学就业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于2004年开发,并委托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在其杂志《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上首次发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大学进行综合评价的排名,其影响广泛。五年后,即2009年,QS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合作终止,独立为如今的QS世界大学排名。该排名于每年的9月发布,至2017年已经连续发布了14版。

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合作终止后,旋即于次年2010年独立开展并发布了大学排名,即“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该排名每年的发布时间为9月下旬左右,至2017年共发布了8版。

在终止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合作后,QS先后与多家媒体合作,委托对其排名结果进行发布,其中一家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社。五年后,即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终止双方合作,并独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即“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该排名于每年的10月下旬发布,已连续发布4版。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对比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各有侧重,特色鲜明。本文将从榜单形式、指标体系、数据来源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对比,以期廓清四大排名各自的评价内涵和侧重。

区间排名为主,榜单数量扩充

在榜单呈现方式方面,四大排行榜中除US-NEWS全部为具体排名外,其余三个排名均采用了具体排名和区间排名结合的表现方式。其中,ARWU前100名公布具体排名,QS前400名公布具体排名,THE公布前200名的具体排名。在榜单数量方面,近两年四大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充,ARWU增至800所,QS增至959所,THE增至1103所,US-NEWS增至1200所。

学术评价为重,主客观相结合

尽管从四大排名的指标选取上看,除ARWU为单纯评价学术表现外,其他三个排名均是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承等基本职能以及办学资源保障的综合评价,但从权重分配上看,无一不以学术评价为重点,其中QS学术指标权重为60%,THE为54%,US-NEWS为65%。同时注意到,除ARWU采用纯客观数据外,其余三大排名均采用了声誉调查这一途径,旨在对大学学术表现以外的其他不可量化表现进行相对评价。

数据来源多元,兼顾学科差异

在文献计量数据方面,ARWU和US-NEWS源自科睿唯安旗下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QS和THE则源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在声誉调查方面,QS和THE均委托爱思唯尔进行学术声誉调查,同时自行开展雇主声誉调查。

除此以外,QS、THE和US-NEWS还向大学收集关于师生人数、学位授予、机构收入等方面数据。考虑到不同学科在文献上的表现差异,四大排名都开展了分学科标准化处理,有效降低了由学科差异导致的整体表现歧化。

有关启示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为大学比较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舞台,但注意到各个排名在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方面都存有待提升的地方,其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也难免受到影响,正因如此,各个排名均以区间排名为主。诚如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所强调的“尊敬排名,不为排名,重在走自己的路”,在大学建设发展中,应当将大学排名与学校战略相结合,找出两者的交集,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着力点。

要坚持以加快学术发展内涵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使一批学科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打造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高地,显著提高办学整体水平,特别是大幅提升反映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若干指标,加快提升硬实力。在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全英课程和专业,吸引全球优秀学生来华交流学习,通过双向流动持续扩大国际声誉,从而有效提升软实力,以此达成学校整体实力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泰晤士声誉排行榜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排行榜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排行榜
排行榜
亚洲高校排名,港大台大都跌了
考虑声誉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美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