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及政策建议分析

2018-10-21单贺亮

商讯·公司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单贺亮

摘要: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对融资模式上的异同进行分析,并就政策层面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更好融资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细胞,中小企业发展一直以来都较为重要,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持续经营发展中都需要进行融资尝试,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模式对融资进程以及融资效果更是具有直接影响。中西方中小企业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区别,但受制于大的经济环境以及融资环境等因素影响,融资模式选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不同。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融资需求被满足的状况也并不良好,探寻出政策上更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也十分必要。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作为主体在融资市场上进行资金筹集的系列活动总称,融资的目标在于解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进而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管理相对滞后,经营发展上的不可预测性较强,其融资需求的产生并不规律,融资需求产生上的不规律也导致融资活动在开展上较为困难。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群体融资需求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满足和融资目标达成上的现实难度不断增加。

二、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异同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对于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极高,外源融资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对融资需求进行“短、平、快”的满足,但对于外源融资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会致使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丧失主动性,更为严重的是,外源融资成了主要的融资模式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会相对偏高,融资风险也很可能传导至财务管理活动乃至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之中。外源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一般要在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处进行贷款,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成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金主”。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模式的依赖性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借助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来缓解自身融资压力,满足自身融资需求也是中小企业的常规做法。

(二)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

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灵活性相对较高,虽然其对外源融资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其融资结构更为合理,英、美等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完善,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也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与支持。与外源融资这种模式相比,西方中小企业对内源融资这种模式更为青睐,很多中小企业也倾向于在内部进行融资尝试并习惯于通过自身努力对资金需求予以满足。伴随着企业融资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中小企业对项目融资,股权融资,集群融资等理论进行了较好运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小企业更是将集群融资这一融资模式的优势进行了较好发挥。由于对融资有一个更为良好的认识,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并不单一,其在融资上的现实选择也相对较多。

(三)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同之处

首先,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融资模式选用上,中小企业本身资质较差,其融资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外源融资也成了一种主要的融资选择。其次,中西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较为急切,由于融资需求无法被中小企业得以较好预见,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选用上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后,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都要对资本与金融市场进行运用,各种模式以及形式的融资活动在开展上也无法脱离于资本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开展中也会受到金融市场环境和具体政策的影响,这也是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具有的相同点。

(四)中西方中小企業融资的不同之处

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虽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例如,中西方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极为重视和依赖,西方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更为合理,其虽然会对外源融资模式进行一定运用,但内源融资同样是一种主要的融资选择。不仅如此,中西方中小企业所处的融资环境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认识整体上要高于国内中小企业,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融资事务处理以及融资问题解决上也更为效率。融资模式选用以及融资大环境存在差异时,中西方中小企业家对于融资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及看法,这也会使得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差异一直存在。

三、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的优化建议

(一)强化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小企业过度依赖外源融资这种现象并不合理,但从实际来看,外源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满足上具有极大优势,想要在短时间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也要从外源融资上人手。国家层面需要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一契机下强化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即借助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满足提供更多帮助。具体来说,一方面,央行应当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并引导各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支持,并尽量减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的“拒贷”“惜贷”现象。另一方面,国家层面需要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提升金融市场的开发性,并使得除商业银行外的金融机构能够参与到中小企业资金融通关系之中。一旦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大支持,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便可以得到很大程度解决。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整体环境较为混乱,这一现象的产生虽然与现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有关,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诱发原因之一。从政策层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单纯从金融政策层面人手,更加要从法律政策层面人手。国家层面可以从金融法规,税务法规等层面来进行调整,例如,明确出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法律性质,对于各种非法融资行为进行打击能够较好净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诸如在法律层面对中小企业各个模式下的融资流程进行明确与规制,对各类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予以细分都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一个更为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为妥善地进行融资事宜处理,且融资活动的开展也能更为具有调理。

(三)鼓励中小企业进行集群融资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在西方国家内早有出现,这种融资模式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其不仅可以将单一中小企业在融资中的弊端予以较好掩盖,更加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地方政府应当为区域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事宜进行总体规划并出台具体政策对中小企业尽心的集群融资予以鼓励和支持。例如,很多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都具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便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集群融资尝试。受制于部分中小企业对集群融资缺乏完整认识,地方政府应当出台一些集群融资直接相关的政策并与区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一同进行实施。地方政府通过出台集群融资相关政策并对政策进行了解读后,区域内中小企业对集群融资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顺势推出一些集群融资金融服务也能倒逼中小企业逐渐进行集群融资尝试,这对于集群融资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开展中的大面积运用也有重要意义。

(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的内源融资尝试

在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的探讨中,融资模式选用与融资结构间具有内在联系,融资模式选用状况也会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较高,国家层面在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出台中要对这一显著问题进行解决,借助具体政策来引导中小企业更为积极地进行内源融资尝试也是一种必要选择。现阶段,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上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虽然具备进行内源融资的现实条件,但其对进行内源融资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内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实际,特别是融资活动开展的实际状况出台系列政策引导其进行内源融资。必要时,政府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进行内源融资活动开展上的指导并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进行的内源融资提供一些支持。一旦内源融资真正地被中小企業认可和接受,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模式的依赖性会不断降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结构也会越发合理。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用,融资效果取得等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国外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主动性更强,其也能够通过更为多样的途径对自身融资需求予以满足。国家层面一方面要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对自身的融资活动开展进行更多思考,避免融资模式选用以及融资活动开展上陷入死角从而对自身发展等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丹,屈锡华.P2P网络信贷投资意愿形成机制实证研究[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3).

[2]张朝辉,梁慧,褚美玲,基于P2P模式的C2C信用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评论.2015(12).

[3]王勇,张博然,股权众筹发端与当下运行的有效机制[J].改革.2015(12).

[4]陈玉婕,倪宁曦,苟小菊,创新创业环境下众筹项目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11).

[5]王馨,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15(09).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