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8-10-21张永强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张永强

[摘 要:在新课程逐渐改革和发展下,素质教育不断提出。在该发展背景下,社会和国家需要培养核心素养人才,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发展下的主要决策。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察,重点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和创新性,以此,文章中,通过对核心素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培养策略,保证能将其作为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我国已经制定了最新的教育文件,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做出总结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针对其中的具体要求,能对教学方式進行优化与改善,也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概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学生自身发展具备的核心素养;化学实验学科的学科素养。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基于化学学科方面,为学生提出简单化问题,保证学生都能对其解答,保证能以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当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总结,保证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在逐渐训练中,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和问题处理能力,以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等。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和社会对人才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对学生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学科教学中,为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最为主要的是对学生特征做出分析。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方面的知识,对化学平衡状态做出一些判断,对化学平衡常数能够简单计算,但是,对化学知识在工业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大不足。为了对学生做出全面理解,需要明确学生的思维过程,掌握平衡移动的基本框架,并在这些教学内容学习下,促进化学知识的充分落实,以达到总体的科学化。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优化执行,需要在多个方面来执行,保证在学生积极培养下,为学生的后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二、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从2001年开始,我国对课程体制提出改革。在高中实验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全面分析与掌握。在对化学实验学科学习的时候,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化学过程,保证在对其充分掌握与了解情况下,形成正确的化学态度,以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价值理念。为了在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课程教学改革下,基于其存在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新课程发展背景下,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已经掌握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中,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与思想观念,并在该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这样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不仅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也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如: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进行铁与氧气的反应中,多数学生进行这个实验的成功率较低,由于没有正确掌握待火柴燃尽的时机,就插入氧气瓶。这样以来,无法获得相应的实验结论。对此,有的学生提出了“在火柴燃烧正旺时,可将细铁丝插入到氧气瓶中”,教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做法,积极鼓励大家进行尝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效率,并且有的学生提出了可以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得实验更加准确。在这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二,在高中实验化学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学科内容中的概念、主要原理等,对这些知识重点讲解,保证这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都能充分发挥。为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科素养的优化形成,教师需要基于化学本质和化学概念,促使其工作作用的发挥与实现。在新课程教学下,尽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十分必要,但是,不能仅仅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等,将为化学教学提供根本保障。因此,教师在对化学内容进行备课期间,要对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优化组织,对这些方面做出详细讲解,保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化学原理转换为知识,以达到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真正目的。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内容时,过量的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最后变清澈。教师向学生提问怎么样才算是“过量的”二氧化碳,这种定性的概念,对于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若仅仅采用定性的概念,学生的接受程度难免会受到影响。在高中阶段引入定量概念,可让学生构建定量概念,并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定量思维。

第三,学生在对化学的基本原理做出分析后,在对化学知识进行讲解期间,还需要加强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掌握,保证学生对化学基础原理知识做出全面了解。因为化学知识为一种多学科课程,只有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研究,才能将实验原理推理出来,掌握具体的试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因为在实验中,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为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在化学知识学习中,要引入化学实验课程研究、化学原理、化学概念等知识,并将其作为检验的主要知识。但是。在具体教学期间,执行的化学实验并不能完全发现其存在的原理,也仅仅是对前人的结论进行验证,重复着前人的实验过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是进行化学实验,所以,当学生还未对实验做出分析和了解之前,无法全面掌握实验的具体现象、实验结果等,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如:学习酸遇酚酞不变色,碱遇酚酞变红色中,在一次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在遇到酚酞先变红后退蜕变成无色。教师对于这一异常情况,可为学生留足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师可这样向学生提问“出现这种情况是书本知识错误吗?还是试剂出现了问题呢?还是其他原因呢?”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及分析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寻找原因。由学生提出假设,然后在一一验证,进而推翻假设。通过多次验证,得到碱的浓度与颜色变化相关。通过这种教学途径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发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其创建更为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其教学,保证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在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要为其创建更为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执行条件下,不仅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也能对生活中的各个情境充分应用,以达到化学知识的全面吸收。

三、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在教育改革下,我国和社会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作为重点。并且,在教学方面也对其不断更新,促进教学理念更新的同时,也要满足人才需求,以保证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彩霞.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93):158.

[2]江韬.运用创新实验培育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J].速读(上旬),2018(1):90.

[3]付恩琴.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神州,2018(5):132.

[4]卞丽华,赵永峰.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47-48.

[5]万学琴.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J].青年时代,2017(34):206,21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