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教学中的人文与美育

2018-10-21扎西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打造教学

扎西

摘 要:人文与美育是整个中学教育的基础,因为任何学科归根结底讲的是一种价值。只有通过人文与美育教育,使中学生对知识形成一种认同感,才能逐步将人文与美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逐渐内化到自身,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中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来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价值精神,并培养出既定的教育理念去指导学生本身的生活和学习。目前的人文与美育教育内容中有很多东西中学生并是很不认同,也不愿接受,久而久之使中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

关键词:教学;打造;人文与美育

人文与美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人文与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1、课堂教学是人文与美育教育的主渠道

充分发挥语文、数学、音乐、艺术等人文学科在人文与美育教育中的优势,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与美育基础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魅力、自学精神、师生感情的交流等等,都会对中学生产生感染和影响,给予中学生一种关怀。

2、注重人文与美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人文与美育教育要讲究方法。我们学校在人文与美育教育中采用的是“习熏物化”这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体现人文与美育教育特点的一种方法。

(1)“习”。就是学习和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加强道德修养。也就是说,不仅要学习人文知识,还要依照知识所体现的精神去践行。在人文与美育教育中,我们尤其强调道德实践,所以说,道德实践是教育主张之一。

(2)“熏”。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是“润物细无声”。这是进行人文与美育教育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那么用什么来熏陶呢?要靠教师的人格以及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因此,学校在教师建设中特别重视对教师的培养,而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重视“四个抓”:抓最不好抓的地方,抓最重要最不见效的地方,这些地方必须抓,必须长期抓。我们学校还提出来六个字的要求,叫做“正己、敬业、爱生”。这是由我们教师的职业要求确定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学生在学业上的引路人,首先要自己学好,做好。此外,教师的品德要勘为学生的楷模。行为堪为学生的榜样。学识勘为学生的师表。这是我们为人师表的目标。要力求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生。 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着力建设一种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对中学生施予人文的熏陶。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学校着重强调群体精神、群体意识以及全体师生的面貌作风。这样一来就能在学校中形成很好的氛围,营造积极进取、人际关系和谐、敬业乐群的人文环境。

(3)“悟”。就是感悟。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我们常说某个人悟性好,重在表现为这个人在理解一件事或物或某种抽象的东西时速度比较快,而快的前提是取决于这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足够的多,并且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悟性高的人更易于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悟审美对象,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

(4)“化”。有了悟的前提和铺设,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领悟到的知识就会提升、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精神和能力,再把人文精神和能力转化为行动,这就达到了“化”的境界。

3、营造人文与美育的教学实施环境,建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对学習内容的感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源泉。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教书育人的表率,一定能把爱生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还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水平来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创设教学情景,激励中学生创造人文美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创造人文美的能力。创造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中学生去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人文与美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打造人文与美育高效课堂,必须以课堂教学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人文与美育教育,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人文、享受美,必将使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感染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更具美感的新一代国家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严清,试论情境教育的美育观[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2).

[3]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10).

[4]杨喜贞,美育实践与学生文艺才能培养的结合[J], 青年文学家,2013(09).

[5]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素质教育,2002(11).

(作者单位: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藏文组)

猜你喜欢

打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浅谈如何打造魅力德育课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