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10-21郭知丹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想象小学生

郭知丹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又进一步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着,现在谈一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一些浅陋之见:

一、如何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以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和学生建立起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愉快、和谐、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没有差距感,只有成功的喜悦以及创新的快乐,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敏锐的发现所谓“差生”的闪光点,以独特眼光来理解、关怀“怪才”。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能超越教师和课本。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课堂教学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师生的关系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本,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三、通过激发兴趣,诱发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的传统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四、建立新型師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创新氛围的必备条件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的人际关系,既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又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以师生关系为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封建意识统治力教坛几千年,师生关系被严重扭曲,学生对教师必须服从、听从、顺从。

五、做到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1)了解小学生的心里思维,做到善教善放。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

(2)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死记硬背”,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诱导学生主动地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来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了其独立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亚里士多德说:“思想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当然问题来自学生。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七、重视动手操作,发展创新能力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充分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样教师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操作、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

八、引导丰富想象,营造创新机会

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創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孕育着智慧,孕育着创造;没有想象,就难有创新。”“教师讲,学生听”的古老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只有在想象空间里,诱发创新的意向、驱动创新的意向、驱动创新的思维,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的意境美、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学生创新的火花才会不断迸发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想象,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

总之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学生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创新成果,或者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从创造思维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到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持之以恒,贯穿于所有语文教学活动中,方能奏效。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想象小学生
快乐的想象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一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我是小学生
如何关爱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