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课中“化学平衡理论”教学

2018-10-21李进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化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李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高中化学课知识较为抽象,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迫切的需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在高中化学课中“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质能力,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高中化学课中“化学平衡理论”教学展开分析,结合教学内容来提出合理教学方法,以便于推动高中化学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化学素养;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较为抽象,通常是通过实验来理解和记忆知识。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化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提升学习成效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通过高中化学课“化学平衡理论”教学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可以为后续相关教学提供促进作用。

一、“化学平衡理论”概述

“化学平衡理论”是高中化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化学知识具有一定奠基作用和指导作用。但是,“化学平衡理论”概念过于抽象,如何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化学平衡概念,成为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学生化学知识学习成效影响较大[1]。基于此,在高中化学课“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提高化学平衡概念认知,可以为后续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等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有效提升化学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高中化学中提升“化学平衡理论”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赋予学生持久学习动力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无法享受化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影响学习效率。结合“化学平衡理论”特点来看,知识过于抽象、復杂,学习难度较大。故此,推动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把握化学知识难点和重点,针对性组织教学活动开展。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选择合理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因材施教,重点班学生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普通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结合此种情况,应该针对具体问题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适当点拨和指导,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更为深刻的理解化学知识[2]。

(二)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在推动教学方法的同时,在整合网络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空间。将网络教育资源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赋予教学内容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应该结合教学需要来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相互补充。通过趣味性资源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如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性的化学平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讲解化学平衡内容,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3]。

诸如,勒夏特里原理,强调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转变,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小外界条件改变;某种物质浓度平衡,促使该物质朝着浓度减小方向移动;升温平衡,则朝着温度降低方向移动。在一定温度下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的NO2(g),平衡向减弱NO2(g)浓度增加方向移动,NO2(g)浓度相较于平衡时更大,颜色更深。在学习中如果认为平衡正移NO2(g)浓度比原来小,则是对减弱要点的错误认知。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勒夏特里原理,主要是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总结和归纳,在提升学习成效的同时,充分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化学平衡理论”相关知识,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4]。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不是被动式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分析的机会,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提升学习成效。

(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高低,直接关乎到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但是很多化学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和影响,对于“化学平衡理论”认知和理解不足,未能积极迎合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来提升自我。基于此,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加深“化学平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积极引入前沿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对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拓宽教学空间,如果忽视教材挖掘和理解,仅仅是通过化学习题训练,将会违背原有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知识基础,为学习“化学平衡理论”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理念转变,提升“化学平衡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深入挖掘教材潜在价值。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修凤艳,马颜红,王梅.“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1(10):28

[2]孟丹丹. 中美两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杨帆,杨承印,代黎娜.高中化学教材课程难度评价——以《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3,20(10):5-8

[4]李源祥.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3(01):59-60

猜你喜欢

化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文科班化学教学探讨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