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2018-10-21陈晓艳
陈晓艳
现代数学教育观认为,数学教育过程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多种活动,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所以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下面我将以此理念为指导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明我的构思与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生学习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公式,它能让学生感悟换元思想,整体思想。感受数学的再创造性,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培养为重,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与结构,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知识目标:会推导验证平方差公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真确运用公式。
难点: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公式中字母意义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的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整式的乘法,尤其是多项式乘多项式,许多学生往往漏乘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因此要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不容易理解,容易造成在做题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准确的讲解。心理上,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根據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课实际,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的模式开展教学,从特殊两项式的乘法中发现规律,又通过多项式的乘法的法则及探究图形的面积两方面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在探索中由旧到新,由学到思,由思到知识方法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
(一)诊断测试、引入问题
新知识的引入,往往生长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所以我设计了几道特殊多项式乘法的计算,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较自然地引出了新知识,同时也揭示新知识与以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计算下列各题:
(x+2)(x-2) (1+3a)(1-3a) (x+5y)(x-5y) (2y+z)(2y-z)
在学生独立完成,相互纠错之后,我把解题过程用多媒体展示方便学生观察。
(二)探究新知、发现结论
为了引导学生得出平方差公式,我设计了“想一想”的三个问题,以问为主导,给学生思想上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第一关:观察猜想
“想一想”:(1)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等式左右两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你有什么猜想?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的猜想吗?
(3)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猜想吗?
2.第二关:推理论证
(1)推导平方差公式:
(a+b)(a-b)=a2-ab+ab-b2=a2-b2
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有了前4道题做铺垫,难点自然突破。大多数学生都能用多项式乘多项式完成。推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公式的来源。然后引出本课的课题。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公式特点并用语言叙述公式,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相互补充后得出结论:等号左边是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乘积,等号右边是这两数平方的差。
(2)几何验证:
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①请表示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②小颖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比较①②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例: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①(5+6x)(5-6x) ②(ab+8)(ab-8)
③(3a-2b)(3a+2b) ④(-4k+3)(-4k-3)
师生共同完成第一题,学生口述,教师板演,规范书写格式。剩余的三道题学生独立完成,选取几名同学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下展示。对做的好的同学进行鼓励,有问题的同学分析其问题所在。通过这一例题,让学生概括出利用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首先看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其次要分辨清相同项和相反项,找准a和b,写成两数平方差时要加括号,最后化简。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什么样的式子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3)你会表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理清本节课新知识的思路,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