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播音主持艺术中朗诵艺术意境的营造

2018-10-21于程鑫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意境

于程鑫

摘 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朗诵艺术而言,其蕴涵的停连重音的音韵美,押韵协调的格式美,画面营造的景态美等,都与意境的营造与呈现有着巨大关联。本文试从创作主体与艺术创作的技巧对意境的营造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朗诵艺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2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蒲震元认为“意境存在于画面及其生动性或者连续性之中。”这意境需要创作者准确的营造,借由艺术作品呈献在受众的脑中。诗歌、绘画等艺术都极其重视意境营造,而播音中的朗诵艺术更应如此。

一、意境与朗诵概览

(一)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纵观其发展史,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首次提出“意境”。直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他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并归纳出“有我止境”和“无我之境”等概念。意境的内涵越发深邃而宽广。

对于意境的确切定义,笔者取蒲震元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定义:“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这里特别强调出了情趣氛围和联想想象之总和,而不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或是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段。蒲震元认为“意境存在于画面及其生动性或者连续性之中。”这意境需要创作者准确的营造,借由艺术作品呈献在受众的脑中。诗歌、绘画等艺术都极其重视意境营造,而播音中的朗诵艺术更应如此。

(二)朗诵艺术

《说文解字》中对于“朗读”的解释大体可归纳为“咏”“吟”一类,就已经体现了节奏美,韵律美等艺术属性,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而如今,朗诵也是播音主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主持学泰斗张颂在《朗读美学》中,将朗读进一步延伸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有声语言表达活动,一种理清思路、调整心路的艰苦劳动,一种有文字语言的存在状态向有声语言的存在状态转化的音声化过程,一种有始有终、独立稳定的、具有一定成果形式的有声语言活动。”这便将“朗诵”分别从主体属性、创作历程、形态转化,成果显现四个维度进行了概括阐述。

播音是将文字语言进行加工改造,最终转化为有声语言。所以朗诵的有声语言成果,不仅仅是声音形态雕琢,更应融合诸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元素。朗诵作品的最终呈现,也需给予受众想象和联想空间,使受众自知或不自知的吸纳这些元素。如王明军所说,朗诵者舞台上呈现的应是语言或作品的意境。正所谓“意者,情与理之统一;境者,影与神之统一”。这也与蒲震元所提意境吻合。

二、朗读艺术中营造意境

对朗读意境的营造,需整体观。艺术创作,一定是由己及人的动态构成。创作主体自身的定位把握,创作规律技巧的选择应用,都是营造意境的重要环节。

(一)意境营造的主体论

从创作主体而言,朗诵艺术依托于审美再创造。一方面创作者播讲其他人创作的稿件,需充分熟悉稿件,完成艺术的再加工;另一方面,即便是原创者,也要跳脱出去,以对待稿件的形式进行處理。笔者以为,创作主体需充分做到“内在律动”和“如在眼前”两项要求。

1.如在眼前

张颂在《播音创作基础》中指出:对于文字稿件“不能念字发音,不能见字生情。需要看懂内容,吃透精神,达到‘视阈融合,真正‘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从备稿开始,就需要充分感受稿件,“如在眼前”。“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最鲜明的感受,当属视觉感受。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恰逢安史之乱平息。第一句描写了近景。翠柳是春天新发芽的柳枝,一对黄鹂鸟正婉转的卖弄着歌喉,正是这个“鸣”字,将这对黄鹂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二句是大远景,向青天远望,一行白鹭正在自由翱翔。这两句的空间推进感极强,由草堂旁近处柳树,将镜头推向广阔的天空。是视觉引导。第三句,一个“含”字极为传神,诗人仿佛将远山的美景镶嵌在窗中。西岭的积雪常年不化,一个“千秋”恰恰写出了这份积雪的殷实。最后一句,岸边停泊着船只,可杜甫却偏用万里船。暗喻平定叛乱后,水路通畅,这才有东吴的万里船只。朗诵者首先就应充分感受。画面的细节,镜头的推进,黄鹂的活泼,白鹭的轻盈,远眺群山的缥缈,定眸船队的磅礴等等,做到“如在眼前”。

2.内在律动

“内在律动”强调的是内在情绪的调动能力。张颂提出,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

朗诵者的内在情绪应针对语句情景的变化,主动地调动自我情绪的改变。在进行朗诵表达的时候,情绪首先要内在蓄积充足,才能够将足够的情绪进行渲染外现。

(二)意境营造的技巧论

创作表达的外现形式应有专业技巧的依托。艺术表现都应有一定的章法,如石涛所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1.虚实相生

中国的传统艺术都十分追求虚实相生的体现。宗白华在《意境》中提到“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和中国特殊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想通。”在朗诵艺术上,我们可归为对比、衬托的推进。张颂在《朗读美学》中提到,“有声语言具有流动感,那波浪式和曲折性正是节奏最好的航道,正是节奏最美的舞姿。”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前一句中,“满”字是上声,在处理时要着重体现其充盈感。“压枝低”都是阴平,尤其是“低”,方位词的处理上要有一种花团锦簇的垂条感。

后一句中,戏蝶的飘然生姿,与娇莺的嘤嘤有韵在处理上要有所区别。“舞”是上声,发音动程较长。通过语调的凸显,足以体现蝴蝶舞动身姿在花丛间漫舞的柔美感,而“啼”字的阳平。本身具有上扬的感觉,可以选择稍作短促的处理。凸显黄莺啼鸣时的轻巧感。

正如张颂说“每一句诗的抑扬变化都化入了词语序列之中。”

2.情景交融

宗白华在《意境》中提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相互渗透……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個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这昭示了情景融合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条件。受众是通过声音形式进行艺术欣赏,所以朗诵者需同时向受众提供“画面渲染”与“情绪感染”。情与景如何巧妙结合,对创作主体提出了考验。如元代词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四句的描写,对比衬托,描摹出一个旅人眼中的夕阳落寞。而观众的情感则集中于“断肠人在天涯”的哀愁寂寥之感。前四句的场景描写,将最后一句的落寞推向高潮,而反过来这种寂寥之感加深景色的真实感。通过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意境之美。

总而言之,创作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手段技巧的有效结合,共同营造了朗诵艺术中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又为受众的审美接受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回顾中国的历史,对于文字的记载浩如烟海,却鲜有关于有声语言的记录形式。而文字的记载无法传承语言中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通过朗读的有声语言创作,将文字再一次鲜活地呈现在受众眼前,这对文化的传播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对朗读意境营造的更为深入的研究,相信有声语言的传播与发展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第1页.

[2]卢尧.浅析培养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途径[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年20期.

[3]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第12-13页.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第37页.

[5]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第57页.

[6]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第68页.

[7]宗白华.《意境》[M].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第一版,第331页.

[8]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第87页.

[9]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第86页.

[10]宗白华.《意境》[M].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第一版,第185页.

猜你喜欢

意境
谈高三古典诗歌意境教学
意境民族
春色满园
试论唐代诗歌的意境美
创意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刍议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