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主题阅读课型之以文带文的应用研究

2018-10-21曹远红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语文教材

曹远红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但阅读需有主题,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泛阅读、大阅读、亲子阅读和一般的课外阅读,主题阅读的根基务必依托于教材,立足于课堂。以文带文课型是主题阅读中最常用的课型,通过以文带文对教材主题做适度的、有序的拓展。

关键词:语文教材;主题阅读;以文带文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正如课程标准所言:一定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优秀文本,但还要有教材外的延伸阅读,这种主题式延伸阅读的根基务必依托于教材,对教材主题做适度的、有序的拓展。它以“一主两翼”为教学策略,“一主”就是教材;“两翼”就是《主题读写》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主题阅读体现的是课内外的结合,是课内学习向生活世界的拓展。

主题阅读分为七种课型。其中以文带文课型是主题阅读中最常用的课型。它的典型特征是“带”,从内容来说,是“一主”文章带“两翼”文章;从方法来说,是得法于“一主”文章,应用于“两翼”文章。以文带文课型强调方法的习得比内容的获得更为重要,如此才能在大量的阅读中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以文带文,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巧妙组合

(1)同一主题阅读拓展

作为语文教师,授课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多余时间就进行阅读的拓展。备课时,了解了所教授内容后,就应搭配拓展相应的文章。搭配的文章题材、写法、结构、语言尽可以不同。但是,其主题一定要是相同的。同一主题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的阅读得到深化。

主题阅读与教材的关系是一体的。如二年级上册的《狐狸分奶酪》的课文讲的是一只奸诈狡猾的狐狸假装好心帮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把奶酪全吃光的故事。而拓展文章《狐狸骗蛋糕则是一篇写狐狸骗完两只小熊的奶酪之后再次狡猾地骗走小熊生日蛋糕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教材的续写,通过补充拓展,能将狐狸的狡猾的本性刻画得更加淋漓尽致,相对应的,通过主题阅读的拓展,学生对于教材文本也理解得更为渗透!

(2)以文带文,以主带翼

以文带文,以主带翼,难度、篇幅长短都可以進行部分筛选取舍。教材文章一般要比略读拓展文的难度稍微大些。所以“以文带文”可以是“以难带易”。在篇幅长短搭配上。教材文长,略读拓展文就宜短;反之,教材文短,略读拓展文就可长一点。总的原则是“篇幅互补,长短相宜”。而教材文究竟如何带出主题阅读拓展文?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从节选文章带出原文。如小学六年级从《最后一头战象》的节选文,带出《最后一头战象》的原文。

2、从选文带出原著。如鲁迅《少年闰土》的选文,带出《故乡》的文章。

3、从某作者一篇文章带出该作者其他相关的文章。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带出作者同样是巴金的文章《海上日出》。

4、从一篇文章带出整本的书。如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都是感受童话的魅力,学完本单元,可以带出著名的《格林童话》这本书,通过经典童话故事的阅读,让学生真正喜爱上童话故事。

5、从现代文带出古文。如四年级的《观潮》可进行古今对译。

不管是“古今拓展、改编文与原文拓展、同一体裁文的拓展、同一作者文章的拓展”等哪种方式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最终都要回到教材文本中来,这样的拓展才能伸展适度、相辅相成。

二、主题阅读文章的适时带入

以文带文课型可遵循一定的法则:课前导入激趣带文,课中补充对比带文,课后迁移拓展带文。在学习教材文章之前以导入的方式带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的《不会叫的狗》这一课,可先进行《你读我诵》中的文章《小狗》的诵读环节。不但积累了语言,也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进入到教学文本中。

课中也可以适时带入主题拓展的阅读,从而让教材文章的主旨进一步深化。当文本主旨大概明了时,可进行同一主题阅读的补充。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中,要明白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为了追求结果而不注重细节的道理在主题阅读《邻居的杏树》及《农夫和他的孩子们》同样能显现出来,都是对一主教材的巩固和拓展。

课后迁移拓展带文是最常见的以文带文的课型模式。这种课型通常先理解渗透教材文本,而后再带出相应的主题阅读拓展。前大半节课主要是教师引导为主,后面的拓展阅读则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课上习得阅读方法后,通常能够做到自主理解拓展的文章。如教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先进行”一主“教材教学环节,学会批注式阅读、分角色朗读,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课堂的最后进行”两翼“带文环节,让学生根据预测方法预测其他的故事,是阅读方法的深化延伸。

三、教材文本与主题拓展文内容的取舍

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一篇文章有轻重详略之分。以四年级教材课文《蟋蟀的住宅》为例,全文有9个段落,最具阅读价值的是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本篇文章的定位就是要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要习得这个方法重点在于突破这五个自然段即可。无论是从文章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这几段都是“最具阅读价值”的。教学时,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突破,剩下时间就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训练。教学完后再以文带文,从“一主教材”《蟋蟀的住宅》带出《昆虫记》整本书,进一步深化提升学生的技能。

教材内容与主题阅读一脉相承,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多拓展主题阅读,在主题阅读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主题阅读值得推广更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姜艳艳;;主题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语文学刊;2015年09期

[2]董阿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意义与路径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01期

[3]吴海飞;;“主题阅读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11期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语文教材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