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商务车型加速车内共振带优化

2018-10-21张静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模态

张静

摘要:介绍了一种车内共振带优化的方法,即通过NVH测试查找共振带的频率,并识别出引起共振带频率相关部件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测试某商务车辆加速车内共振带问题,对各系统进行振动、模态测试,分析后发现车内共振带由悬置支架模态引起,悬置支架模态提升后,主观评价车内声品质提高,客观数据测试共振带基本消除,为解决加速车内共振带问题提供了直观依据。

关键词:共振带;NVH测试;加速;模态

1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顾客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的NVH性能。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简称NVH)性能逐渐变得重要,它已经成为提升汽车品质最核心的技术,NVH性能好的车辆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车内加速共振带一直是车内噪声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频率范围,一般发生在中高频,低频率也可能发生,引起该问题可能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不足、支架共振等;2)传动系统驱动轴、中间支撑等共振等;3)悬架系统副车架、摆臂、连杆等共振;4)车身局部刚度不足共振;5)发动机附件共振。

针对车内加速共振带发生的频率范围,整车上如果有部件的模态频率接近共振带频率范围,可能导致共振带发生,通过验证后可以证明。本文针对车内发生的共振带范围,对可能导致该问题的各系统部件进行NVH测试、模态测试,分析后发现该共振带由后悬置支架共振引起。通过加强后悬置主动支架,提高后悬置整体模态后,主观评价车内声品质明显提高,客观测试车内共振带消除。关于某一频率范围的共振带问题,研究如何整改并消除,能够提高NVH性能,同时为其他商务车型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2 问题描述

某商务车型在开发过程前期,在实车状态下,对该车进行主观评价,车内除了发动机的阶次声,还混杂其它异音,总体感受加速车内噪声大,声品质较差。同款的该车型,评价后,同样存在加速车内声品质较差的情况,下线车辆也存在该问题。对某商务车整车摸底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车内220-280Hz范围存在明显共振带,共振带含有发动机主阶次4阶、6阶,同时还有4.5阶、5阶,可能是发动机的主阶次导致了该频率段共振带的恶化,共振带发生转速范围在2300rpm到4000rpm,在90km/h后车内噪声较大。车内明显共振带发生在某一范围,而不是单一频率,属于部件共振导致,频率在中高频范围,初步怀疑是悬置某个支架共振引起,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分析后才能确定。

3、解决方案

3.1 悬置系统测试分析

通过对悬置系统测试,该商务车车辆为三点悬置,悬置为设计状态且装配姿态正确,对悬置的主被动端振动进行测试。数据分析左右悬置支架无该共振带,但发现后悬置支架主动端、被动端Z向存在220-280Hz共振带,与车内共振带范围对应,需要进一步验证该支架和支撑该支架横梁。

3.2 悬置系统配重测试分析

这辆商务车车辆后悬置与变速箱支撑梁连接在一起,配重选在变速箱支撑梁上,配重质量为10kg左右。配重后发现后悬置被动端该范围共振带消失,车内对应范围频率共振带基本消失,主观评价声品质明显提高。可以确定变速箱支撑梁或后悬置主动支架存在220-280Hz范围模态,需要对这两个部件进行模态测试分析。

3.3 后悬置系统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分析“源-路径-接受者”模型中的路径,获得结构的动态特性。FRF函数测试结果如下:1)模态测试:变速箱支撑梁模态为126Hz,方向为整车X向,不在共振带220-280Hz范围,与其没有关系;2)FRF函数测试:后悬置主动端支架左存在272Hz、412Hz的固有频率,272Hz在车内共振带220-280Hz范围;配重后再次进行FRF测试,该支架固有频率峰值偏移,即272Hz峰值移频到302Hz。由此可以判定后悬置主动支架模态是导致车内共振带220-280Hz的主要因素。

3.4 后悬置支架加强方案验证

后悬置主动支架272Hz模态引起车内共振带,为解决问题,需对该支架加强,CAE共提供6种方案,在考虑成本和方案可行性情况下,只有下面方案最优,方案为在主动支架边缘焊接同样厚度的钣金。CAE分析后模态由272Hz提高到404Hz,制作样件验证效果。

后悬置主动支架加强后,厂家制作了样件,在整车上换装并保证装配良好。加强后,数据分析可得:1)车内220-280Hz共振帶明显消除;2)主观评价声品质明显提高,共振带问题得以解决。

4 小结

(1)通过一系列试验测试和模态分析,证明了车内220-280Hz共振带是由后悬置主动支架模态频率激发;

(2)为解决共振带问题,提出优化方案,解决了某商务车型共振带问题,对解决其他车型由于共振所导致车内共振带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庞剑,谌刚,何华. 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靳晓雄,张立军,江浩.汽车振动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 沃德.海伦等着. 白化同,郭继忠译. 模态分析原理与试验[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1

猜你喜欢

模态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智慧课堂教学互动研究
基于流激响应伪信号处理的拱坝运行模态识别方法
制动鼓模态隔离与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小学语文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浅议对多模态教学的再认识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