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三个策略
2018-10-21张碧玉
张碧玉
【摘 要】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在智力活动所产生的体验反思和经验提炼。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引发猜想验证,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引导多维推理,积累思维活动的经验;注重学以致用,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教师要立足有利于促進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的高度,善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策略
史宁中教授在《课标》修订工作中指出:“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于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你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可见,丰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是否突破重难点,掌握新知识,而忽略了对在智力活动所产生的体验反思和经验提炼,这本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好时机,却常常被遗憾地缺失了。通过教学实践,本人梳理了三个策略,为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帮助。
策略一:引发猜想验证,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只有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要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老师从“如何知道学校足球场有多大?”的生活问题入手:
师:猜测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生1:我猜和长有关,因为长方形的长越长,它的面积就会越大。
生2:我觉得和宽也有关系,因为越宽,面积也会越大。
生3:面积可以用长和宽相乘吧?
师:再猜一猜,假如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关系,那么和面积是否也有关系呢?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
生:画一些长方形来验证吧。
于是,四个小组开始合作在方格纸上画出若干个长方形,并分别得到如下数据:
在反馈交流中学生直观地发现:每行摆几个,长正好就是几厘米,能摆几行,宽正好也是几厘米。一维长度数与二维面积单位的个数相对应,数的意义虽然不同,但大小却是相同的,从而概括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既能感受到数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又积累了丰富的操作活动经验,为后续探究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帮助。
策略二:引导多维推理,积累思维活动的经验
史宁中教授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推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还极为有限,因此,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常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百数表,请同学在表中圈出3的倍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并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
生1:我从横着看,发现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就出现一次。
生2:老师,竖着看也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不同意他所说的,其他的数字也有这种现象。
此时课堂上一阵寂静,同学们全愣了。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把目光移到十位上看看,有规律吗?
生3:我发现斜着排列的数字很有规律。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个数字都是十位数多1,个位数少1。
教师再次抓住时机,像这样,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相比较,又有什么发现呢?通过学生的仔细比较,有的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是6,有的学生发现3的那条斜线上,12和21的两个数字之和是3,还有同学发现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外,另外的数的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至此,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现象发现归纳3的倍数特征,经过讨论,归纳出:如果一个数中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3的倍数的特征清晰地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且逐步形成了观察、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经验。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数学基本技能,而且思维模式变得更加灵活,这种思维模式建立在反复观察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发现,反复修正,不断触及和感悟问题的核心,探究问题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策略三:注重学以致用,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
数学即生活,生活和生产中常常伴随着数学而来,因此教师应多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妙用,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体悟数学的社会价值。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字编码》一课,老师先组织学生探究:“身份证号码藏着哪些信息?”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编码编制的特点,为进一步自己编码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编自己的学号,感受编号的简明、方便,同时也可用课件呈现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运用到数字编码,如准考证的编号、警察的警号、点餐时的餐号等。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了编码的作用,也发展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学生学会用八个方向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用“上北下南”的规定来绘制自己校园的平面图和自己家的平面图,再说一说升旗的行走路线,上学和放学的行走路线等,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积累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很多数学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如购物活动、测量活动、看钟表认时间、使用人民币等等,这些生活经验的获得都需要依靠实践活动。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实际水平来设计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学,不断地积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总之,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的高度,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