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重整国防

2018-10-21

兵器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

德国重整国防

美国《防务新闻》 2018年7月18日

即使不算因军费长期达不到占GDP的2%的北约下限而广受盟国、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压力,德

国自身的军事实力也的确岌岌可危。虽然2019年将接管北约应急快速反应部队指挥权,德国国防军却缺胳膊少腿。根据国防部《2017年联邦国防军主要武器系统运行状况的报告》,224辆“豹”2坦克只有不到一半处在战备状态,海军13艘护卫舰只有5艘处在适航状态,计划装备128架的“台风”战斗机仅有4架作好了战斗准备,还缺少具有夜间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空军飞行员也不断流失。为此,财政部提交的2019年联邦预算草案比先前提议的增加7.85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47亿美元,达到512亿美元。即使如此,德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也只有1.2%,2025年之前计划增加到1.5%,仍未达标。不过经费还只是一部分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技术发展,德国武器装备的研制也乏善可陈。自2018年3月以来,德国国防部和内务部官员正加紧筹备一个新的机构,以负责有关国防和国家安全突破性技术的研究。虽然尚未明确成立时间,但2018年内一定提上议程。这个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建立的新机构,全称网络安全及关键技术颠覆性创新机构(ADIC)。国防部长莱恩表示该机构的目标与美国国防部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的使命相似,定位于确保德国科技创新能力依靠。ADIC与DARPA唯一的不同是同时兼顾网络安全事务,德国执政党联盟还要求成立一个“信息技术安全基金”,以保护相关关键技术。2017年,德国国防部曾成立了网络创新中心,准备对国内科技新兴企业的潜在军事作用进行调研。不过,德国将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如何发掘军事潜力,ADIC将如何处理慕尼黑的联邦国防军大学的研究职能都还有待明确。此前德国军方一些机构已经着手尝试用人工智能预测全球危机,或者分析恐怖袭击模式,但在德国教育部最近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没有明确提及任何军事应用。

美国《太空飞行》 2018年6月25日

俄罗斯探月遭遇挫折

俄罗斯航天局计划2019年年底发射的“月球-全球”探测器(“月球”-25)在编号上延续了前苏联1976年的最后一次探月任务“月球”-24。“月球”-24曾将月球土壤样品带回地球,“月球”-25也设想在月球南极附近的博古斯劳斯基陨石坑着陆。不过,这个任务最初确定的发射时间其实是2016年,当时俄航天局为系统承包商拉沃契金公司提供了45亿卢布,不料一直拖到现在。这其中资金缺乏并非唯一的原因,由俄罗斯技术公司下属的IT综合体负责的BIB惯性测量装置一直就无法正常工作,它负责“月球”-25探测器登月旅途中的导航。俄航天局又一度打算在2019年先用空客防务和太空公司的ASTRIX装置代替,又遭到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施加的禁运,可供替代的莫斯科NPT AP公司的BIUS-L系统也要2020年2月才能完成。受限于主发动机的轨道修正能力,该探测器若不能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底的窗口发射,2020年6月至9月的发射窗口条件就更加严苛,再下一个发射窗口又要到2021年5月了。俄航天局坚决反对俄科学院空间委员会推迟到2021年发射的建议,因为一些外国合作方已经等不起了。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IRF)为“月球”-25提供的关键科学载荷LINAXSAN(中性粒子超小分析仪)有些部件是2012年建造的,已接近最大寿命。已失去耐心的瑞典IRF已转而参与美国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的探测木卫一的JUICE任务,将为该任务提供“粒子环境包”(PEP)有效载荷。现在虽然已经很清楚“月球”-25将无法携带瑞典有效载荷,但俄航天局关于发射日期的决定仍悬而未决。俄罗斯在航天基础技术上的问题也不限于此,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卫星上,现有部件60%以上都来自国外,到2020年才能降到10%,2025年计划完全实现国产,但此项目已开展了几十年。国产后性能是否下降也不明确。

五角大楼面对的不合作难题

美国《国防》 2018年8月2日

美国国防部官員担心谷歌退出Maven计划将带来严重后果。Maven只是希望用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无人机采集的大量全动态视频数据,在目标出现时提示人类分析员,但谷歌公司大量员工以“不应参与战争业务”为由要求退出。对此前国防部副部长鲍勃·沃克表示:这些数据可能使500名美国人、盟友或无辜平民免遭袭击。现在美军无人机安装的“女妖凝视”摄像机一次搜集的视频即使3个7人小组不间断工作也只能分析15%的数据,剩下85%只能搁置。这些情报分析当然可能导致采取攻击行动,但这是反恐战争的必需。还有人认为,美国人对政府的行为和政府是否会利用科技工具侵犯他们的权利的担忧可以理解。如果硅谷的IT男们对五角大楼开发的强大新技术有道德忧虑,就应该积极参与,以确保它合乎国际人道主义法,这也是五角大楼的愿望之一。然而事实上硅谷公司与五角大楼合作的例子少得可怜。民营企业也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理解政府将人工智能用于军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不过美国军方也感到,要赢得军事高技术革命就必须利用商业投资带来的人才和知识,军方自身招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软件人才还是不够。人工智能领域与过去以硬件导向的公司不同,它发展迅速,但步伐越快就会失误越多。过去一年美国空军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用于战斗机、空战中心等领域时有得有失。如果不用于情报分析,那将人工智能用于军机故障预测总是挽救本国飞行员生命的道德之举了吧,可是谷歌的决定是不参与国防部的任何合同。2018年7月17日,全球1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还在斯德哥尔摩签署了一份不到300字的《致命性自主武器宣言》。宣言指出:致命性自主武器大大降低了剥夺人类生命的难度、归责性和风险,可能成为暴力和镇压的有力工具,这一点在它与监视和大数据系统并用时更为显著。1983年,前苏联陆军中校斯坦尼斯拉夫·佩特罗夫在雷达误报美国发射大量核导弹时沉着判断,避免触发核反击。因此,这些科技人员认为,终结生命的决定权不应委托给机器人,而应掌握在人类手中。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 2018年7月6日

改变航空航天产业的十大新技术

一、高超音速技术加速发展。美军从忽视到优先发展只用了两年时间,现在至少有3型高超音速导弹在研,两项定于2019年试飞,一项将于2022年交付空军。这还将推动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系统的发展;二、电动飞机。电动垂直起降(eVTOL)市場蓬勃发展,已有6架样机试飞并开展多个不同项目。它们需要高度安全和低噪声,并克服从适航认证、制造到空域整合和基础设施发展等诸多挑战。随着Uber在2020年制造出验证样机,还将有大企业和大笔资金加入这一技术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的竞争;三、可替代能源。与航空燃料相比,电池储能效果虽然较差,但降低成本和减排潜力巨大,除了提供推力,它还可作为飞机清洁、安静的辅助动力。燃料电池代替小型涡轮发动机的潜力正在展现,NASA正在研究通过重整煤油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产氢气的系统,未来还可望用更安全、能量密度高的锂-空气电池和利用带电液体发电的液流电池为飞机供能;四、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无人机只有超视距飞行才能释放真正商业潜力,各国正在试点不同的运营方案和法规政策;五、激光对抗无人机。由于每次射击成本较低,只要保持供电就能继续射击,定向能武器即使用于对付小型无人机也具有成本效益;六、天基空中交通管理。2018年底铱星公司将完成搭载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低地球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从而于2019年初在北大西洋上空开始试运行天基空中交通监视系统,提供全球飞机跟踪和紧急定位服务;七、低成本发射。从事小卫星发射的创业公司正迅速发展,以提供成本更低、更便捷的低地球轨道运输方式,DARPA将于2019年底进行短间隔发射竞赛;八、大型零部件增材制造。关键挑战首先是从低强度聚合物转向高强度金属部件,二是从小部件转变到大型结构部件,下一个挑战是重新构想部件的设计方式;九、机器人用于飞机制造。过去一直限于钻孔和紧固等重复工作,现在机器人将更灵活和机动,能在复杂组件上与人类协同工作;十、机载人工智能。虽然在地面也能使用机器学习从数据中提取知识,但通信带宽的限制将使人工智能直接转移到飞机上,与获取数据的传感器共同工作。

英国开发自主无人补给系统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 2018年7月20日

不管是在伊拉克还是阿富汗险恶的作战前沿作战,还是在灾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时,英军都能深刻体会到将补给送到一线部队手中的中“最后一英里”的挑战。美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发了一批先进的无人装备,包括无人直升机、小型无人机和模仿骡马的机器动物,但最终发现这种挑战可能并不是单一装备能够包办的,而是需要多种创新技术的综合运用。英国国防部、国际发展事务部和英国研究与创新机构(UKRI)正在合作开展一项创新挑战赛,希望能动员英国国内外的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出具备“按需投送”能力的自主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体系,解决这一难题。这项竞赛计划名为“为更安全的世界的机器人挑战赛”,由英国国防科学与技术实验室(DSTL)的国防与安全加速办公室主导,得到了国家工业挑战战略基金的资助。目前该计划正处在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为期12个月,投入经费约495万美元,预计将于2018年晚些时候或2019年进行多种样机的初期演示。目前,英国政府已经选中了5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团队参与竞赛,其中有4个由英国企业主导。这些团队提出的设计概念多种多样,包括:Horiba Mira与Frazer Nash咨询公司合作的高度自主的全地形无人车,它利用人工智能提供导航、先进地形感知与目标识别能力;匡奈蒂克公司与霍尔大学等大学合作的一体化高度自动物流系统,它采用了自主气垫摩托车和先进无人地面车;动物动力学公司牵头的团队开发的自主动力滑翔伞系统;巴拉德微系统公司与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开发的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系统;Fleetonomy与泰雷兹等企业合作验证的城市等环境自主联网无人投送系统。这些系统都可以和自动驾驶的地面车辆一起,在复杂地形中运送物资。除了用于军事,相关技术还可望用于核能、深海或太空探索等领域。

美国《防务新闻网》 2018年7月16日

五角大楼技术主管谈高超音速武器

高超音速可以说是当前武器领域炙手可热的时尚,几乎所有关于强国未来军事能力的讨论都言必称高超音速。眼下,在美国负责这种关键能力发展的关键人物,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他现在是国防部负责国防研究和工程事务的副部长。2018年7月12日,他提出了关于高超音速武器的三个重要观点,可以从中管窥美国推动该领域技术发展的思路。首先,他认为高超音速武器将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是战术而非战略武器。尽管2018年3月俄总统普京公布了所谓的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但从美国防长马蒂斯的评论中,格里芬已注意到这个观点:俄罗斯早已拥有具有核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因此战略高超音速武器不会对世界地缘政治地图造成太大影响。相反,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武器给战区或地区冲突带来的战术能力,比如响应速度快、高速、机动性强、难以找到并追踪和打击”。美国官员也指出,高超音速武器作为应对美国海军舰艇的战术武器特别有效。其次,格里芬认为,天基防御对高超音速武器不起作用。格里芬认为:“由于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高、飞行高度低,我认为用部署在太空的防御系统对付它并不实用。即使你已有太空拦截器,从技术上用它来拦截高超音速武器也是错误的做法。但太空仍将在击败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发挥作用,只是其作用在于预警、探测、监视、目标获取、跟踪和全球持续态势感知,这将是美军整体太空监视任务的一部分。第三,格里芬认为,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方面将保持领先。虽然美国舆论大量炒作俄罗斯和中国在高超音速方面的投入和进展,格里芬明确相信:“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作为高超音速领域的领导者。美国原认为这方面不太必需,但对手已经作出选择,美国就必须在攻防两方面超越他们。21世纪20年代你将看到美国成熟的能力和加快试验的步伐,这是从21世纪初开始十年的积累。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展,格里芬承认那些试验值得注意,但很难说清两国现在展示的能力的可操作性,我不知道他们与实际战斗力有多接近,我只关心我们的结果。

猜你喜欢

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
本期导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比声音快五倍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