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抓住语文教学之“根”
2018-10-20吴敏
吴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47-02
“遣词造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规规矩做人,端端正正写字”这样的话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很熟悉,但是当你阅读了张祖庆老师的文章——《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你会顿悟:词语教学,不应只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果说,语文教学是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字词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根”,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
教育大师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人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來,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如果你想使知识不致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那就请你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在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对1-3学段的词语教学作出了如下目标定位: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以看出,词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其他教学无法替代的,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传统的字词教学只突出它的工具性一面,而未能凸显它的人文性,因而显得严谨有余而温情不足。对于词语教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①低段老师往往以“千变万变不变其中”的词语教学模式来实践着词语教学——“出示生字→读词语(个别读、带读、齐读等)→分析字的音、形、义→再读生字词→抄写生字词(课文教完后)”——这样一步一步地教,容易造成学生学词“机械化”。②中段教师喜欢把词语教学安排在课前检查,常问学生:“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生字词都会了吗?老师来检查大家的生字词学习情况。”接着教师就开始检查学生的预习,犹如蜻蜒点水般一读了之,接下来便撇开字词,着手进行段落篇章的学习和训练,容易造成学生对词语理解不深刻。③高段多数教师则把字词学习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要求预习时完成,教学时间全部放在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字词教学成了一种形式,学生们一知半解者多,对词语的理解是抽象的,模糊的。这一个个充满意蕴的词语,在教师枯燥的操作中失去了生命和活力。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很多时候:作业时、习作时、测试时……错别字“满天飞”,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那么,怎样才能使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呢?我想词语感性化教学,不但可以将字词教得一丝不苟,还可以教出浓浓的人文关怀,让孩子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和谐发展。所谓词语感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将内涵丰富的词语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词语内涵的理解、领悟。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在朗读中感受词语教学的温度
教学中,我们常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言随着环境和语境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同一句话换一个语境,换一个态度,就会传递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温度,当你张开嘴的一瞬间,想想给别人带去的是温暖还是冰冷?因此,读是感悟积累词语的前提。优美的词语需要多读,反复咀嚼才有嚼头。因此,遇到用词的精妙处就应该停下来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这样才能品出词的味道来,真正深入到词语的背后,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可以说,词语教学也必然是有温度的。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5自然段文中的几个动词“掠、搬、毁、烧”,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来刻画侵略者时,就有了“温度”。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把句子自读两遍,初步感受到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接着指名读。教师板书:掠、搬、毁、烧,最后引导品读,侵略者真可恨:可恨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可恨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可恨实在运不走的任意破坏,最可恨企图放火烧毁罪证。学生在教师的四个可恨下个个表情严肃,义愤填膺地齐读第5自然段。读中感悟侵略者的罪恶,读中增强对侵略者的仇恨,读中深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中彻底触摸词语温度,达到真正地理解词语的目的。
再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引导学生理解“追悼”一词。
师:“追悼”什么意思?大家读下面的话,下面写的都是“追悼”的具体表现。
生:(读)“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对死者表示怀念,“追悼”就是这个意思。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追悼”的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词语的意思、用法,但这样的理解往往是抽象的。新课标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触摸词语的温度,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于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追悼”一词时,通过有效地点拨,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追悼”的意思,还让学生知道了“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等是“追悼”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读这个词语必须凝重庄注。
2.在书写中把握词语教学的准度
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教师能腾出时间给孩子写字,因此学生写字执笔姿势及坐姿欠规范和科学,书写的字用笔丑陋、结构不稳、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作业和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说:写字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写字产生的美的感受,在认识、理解词语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好的汉字书法会给人美的享受,让人有丰富的相象,引入进入某种意境,因它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社会背景,可以使观赏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也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与净化。如:“器”字,就可以有许多种想象:一条疯狗,张开嘴巴到处乱咬,四周都是口;狗被围在院里,想出去,周围洞太小,急得大哭;四周都是人的口,围着要吃狗肉,等等。有了这样的想象学生进行书写就不容易出错。
3.在情境中开掘词语教学的深度
詞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所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思维块,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轻松地理解词语意思。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些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的认知“因素”服务词语教学。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句子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饱经风霜”一词
教学片断:
师: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
生:乡村中贫苦农民的脸。
生:劳累的工人的脸。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是脸又黑又瘦,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那乱蓬蓬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像一张老树皮”
生:“这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可是已经很老了。一张又老又脏的脸黑得像锅底,连那些深深的皱纹里也都布满了灰尘,好像在诉说生活的艰辛。”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理解“饱经风霜”这样难度的词语,大多数老师习惯于通过查词典来代替理解,那样在学生脑中留下的只能是词语皮毛。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借助想像,让学生把眼前读到的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不仅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理解了词语,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形象的搜索对比之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感受词语的深度美。
4.在拓展中丈量词语教学的广度
新课程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词语教学也不例外。
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司空见惯”一词的教学。
师:好,司空见惯,我们刚才理解了,生活当中有哪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生1: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生2:秋天到了,树叶掉了。
生3:每天早上,同学们一到校就早读。
师:是呀,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看着看着就不奇怪了。这就叫司空见惯,我们看到很多现象,感觉到很平常,不觉得奇怪,见怪不怪,见得多了,“司空见惯”这个词理解了吗?
生:(齐说)理解了
师:“司空见惯”是怎么来的,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同学们,我们对很多学过的词,就像司空见惯一样,感觉这个词很平常,就这个样子,但是这个词怎么来的,这里有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板书:司空),司空是我们古代的一种官职,古代还有一个官职叫“司马”知道吗?司马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姓,在唐代时候还是一种官,他们管那个军队,司空在唐代的时候干什么呢?管全国的工程,相当于我们现在建设部的部长,在唐代有个司空他叫李绅(板书)他是一个大诗人,在苏州做刺史。一天他叫刘禹锡(板书)吃饭时,一边喝酒一边请了很多的歌妓来陪酒,场面非常奢大,豪华。诗人刘禹锡看到了以后,他写了一首诗讽刺这个李绅作为司空他这样的奢华生活,已经怎么样?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就是典故(板书:见惯)所以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成语就叫“司空见惯”。
生:齐读词。
师:所以同学们,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成语、一些词语,你们不要司空见惯。再查一查,有什么典故吗?它出自于什么地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点缀”的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我们希望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装饰。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语言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简单地以词解词,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各种方法:游戏法、对比法、表演法……多方面全方位地对词语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体会。正如:张祖庆老师在《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文中写到: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人死(王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