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中契约精神的渗透

2018-10-20王芳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契约精神渗透研究学生管理

王芳

【摘要】:契约精神属于精神价值的一种,当人们拥有契约精神之时,人们将拥有完善的人格和品格。本文以高校学生管理作为背景,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文章对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契约精神的必然性进行研究。第二部分,简述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契约精神的要点。第三部分,深入分析高校学生管理中,契约精神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 学生管理 契约精神 渗透研究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属于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直接面向学生,不同的管理方法,将形成不同的管理成果。一旦管理者使用错误的管理方式,将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学生管理团队需不断审视当前管理模式,适当应用思想教育方法改良管理模式。契约精神以思想作为主要联系途径,管理者可与被管理者建立精神契約,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稳定局面。部分学生管理团队为提升管理效率,会在应用管理制度的同时,与学生建立精神契约。因此,将契约精神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渗透价值。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契约精神的必然性

(一)渗透契约精神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自由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即可协助学生在自由的思想境界中发展。但现实社会中的复杂因素较多,任何信息都将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者以及管理者需要对此进行管控,建立契约精神属于管控行为的一种。学生必须要对社会中的现象产生理解,并且明确自己不能做出怎样的举动,不能存在哪些思想。契约精神这一概念,并未规定具体的契约内容。换言之,管理者需要成为契约的设定者,用平和的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因此,当契约精神以正确的形式呈现,渗透契约精神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

(二)渗透契约精神符合价值观需求

当前,我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民众建立正确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健全人格。而契约精神可通过平和的方式,调整人们的思想风向。利用潜在的思维引导作用,将学生的价值观尺度,不断调整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契约精神,符合价值观需求。

(三)渗透契约精神可帮助校方开展德育教育

当前,国家教育部对各个教育机构提出要求,要求教育机构强化德育教育力度,做好德育教育融合性工作。在高校环境中,德育教育并未以单科教育的形式开展。而是以学科+德育的方式存在。该教育形式具有一定劣势,即开展德育教育的最终成果难以保障。渗透契约精神也属于潜在教育行为,当校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可利用契约精神的影响力,加强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高度配合中央工作。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契约精神的要点

(一)以形成主动自律意识为目标

渗透契约精神,需要保证学生可建立强烈的自律意识。契约精神与制度不同,契约精神仅对行为进行约束,无明显的约束方法与管制措施。大多数时间内,学生需要自行监督,减少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概率。因此,管理者在渗透契约精神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监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自律意识。

(二)需明确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管理者在渗透契约精神之前,务必意识到渗透契约精神,对于管理工作的推动性作用。要重视契约精神的优势作用,才能将作用充分发挥。因此,在开展契约精神渗透工作前,学生管理团队应进行内部教育工作,保证每个管理者都可建立深刻意识。

(三)做好渗透行为的监督工作

在渗透契约精神的过程中,渗透行为可能以显性方式产生,也可能以隐性形式存在。但只要契约精神的渗透工作处于输出状态,管理者就需要时刻对输出进度和成果进行监督。例如,在利用契约精神约束部分学生行为时,管理者必须定期对学生行为进行调查,保证契约精神的建立效果。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契约精神的渗透方式

(一)应用民主管理观念,建立民主管理契约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团队,可使用民主管理的观念,与学生建立民主合作关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管理团队应吸收学生对管理条例的意见,适当改良管理条例。此举可令学生对管理团队建立信任,令双方处在合作关系中。其次,作为交换,学生需要遵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立的管理条例。一旦出现违规现象,学生之间应进行互相警告和教育,小规模以内的违规事件,教师不做过多干预。

(二)依靠法律法规观念,建立法治管理契约

首先,校方在设定学生管理条例时,应尽量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并将相关法律法规告知学生。此举可消除部分学生对于高校的不信任情绪。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所设定的管理条例,以高校自身的管理特色为主,缺乏专业性。当高校以法律法规为主进行设定时,管理条例来源于法律,将具有绝对的专业性。其次,高校也应尊重人权,维护国家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基本人权,为学生做好表率工作,强化契约精神的渗透效果。

(三)应用公平平衡观念,建立公平管理契约

校方在管理过程中,应保持公平平衡的理念,建立公平管理契约。根据相同现象,管理者应保证管理手段基本相同,这样才能令学生对管理工作产生认同。进而依赖管理者,相信管理者可维护校内公平。当学生建立相关思想时,已与管理者建立契约,即学生遵守规则,管理者也会保护学生所在学习环境的安全性。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高校学生管理为主,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契约精神的渗透方式,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望文中内容,可为高校学生管理团队,提供一些契约精神渗透方面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曹楠. 契约式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构建方式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16,34(05):105-108.

【2】梁浩,王英杰.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主体缺位与救济之道——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16(02):120-123.

猜你喜欢

契约精神渗透研究学生管理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简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大学生契约精神如何培养
语文教学中真学理念的渗透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