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

2018-10-20陈俊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教学现状

陈俊

【摘要】: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故此,提出留足读书时间,精当点拨;活出重点,略中求‘精略读教学策略,力求引发共同的思考。

【关键词】:略读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主体

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课文教学为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精读课文;另一类为略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课文的主体,在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略读课文属于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它为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的进一步实践和运用提供了重要环节。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成功便只做到一半。”可见略读课文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而言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阅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的联系以及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几方面展开简要论述。

一、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通过老师的课文教学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技能。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中的一到两篇的略读课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身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来读懂课文。

2.拓展学生阅读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非常有限、涉及面也是有局限的。毕竟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接受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固定的。除去阅读课文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的文章以外,学生应该接触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学作品。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中学生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则世界知名的童话后,还安排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阅读课文。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面,了解世界文化里的名篇名著。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区别

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有着联系也有区别,只有认清二者的区别,才能真正的上好略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精读课文旨在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学生在学习一篇精读课文后应该从中学习、了解并掌握这篇课文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语文技能。而略读课文则是学生通过学习到掌握到的语文知识来读懂这篇课文。换言之,精读课文是“教”,教会学生怎么读、怎么用;略读课文是“用”,用学过的知识去读、去理解。

2.教师教学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时角色不同。精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讲述者,以教为主,以扶为主,以精读课文为载体,教学千变万化的语文知识。而在略读课的教学中,教師更多的应该扮演一名倾听者,以听为主,以引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读课文,然后仔细倾听学生在自读之后的理解、感悟,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认知模式不同。精读课文需要学生在整体认知课文的基础上逐步、分层的分解课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肢解、分析,揣摩写法,领悟感受,学习技能。略读课文需要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不宜肢解课文。

三、课堂教学略读课文的方式方法

在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了误区。一是略读课文精读化教学,教师完全忽略甚至代替了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的主体作用;二是略读课文选读化,教师和学生均没有充分认识略读课文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根本不教学、不学习略读课文。

1.读 略读课文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讲解,学生是学习课文、认知课文、感悟课文的主体。朗读,是理解、认知、感受的基本前提。通过朗多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通过朗读领悟文章内涵。朗读是学生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的最基础方法和渠道。

就如《小英雄雨来》这篇略读课文,在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已经有初步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学前,给学生一定量的预习目标,提前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老师就有时间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理解。

2.问 基于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学习主体,决定了在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处于倾听、交流状态。没有必要像精读课文那样进行讲读。这时要做的就是问。以《一夜的工作》为例,第一、问自己,自己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问自己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总理的哪几方面的事情?第二、问学生,是以老师的身份问学生,尽量提一些学生的角度无法问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也不能像精读课文提问一样。比如:总理的花生米数得清,并不像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多出了分量,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听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题体是学生。学生是老师,自己教自己。学生是学生主动、独立学习。而老师当一名合格的、尽职的倾听者。听读、听学生朗读课文,听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听问、听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听学生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听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馈 也就是反馈、交流。读、问两环节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在这一环节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引起共鸣。在《一夜的工作中》就是要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篇课文通过对周总理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描写,体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祖国,不辞辛劳的优秀品质。这一答案或许一个学生概况不全,但是要通过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概况出这一答案。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一方面向学生反馈自己的朗读感受、学习感悟,尽量以学生的高度来反馈,启发学生掌握细节性东西。

相信通过读、问、听、馈四个环节的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整体性,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好略读课文。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更应该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充分利用好略读课文的教学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重新认识略的课文的重要性,上好一节略读课文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剧本的基本教学技能。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教学现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放手教学,让孩子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