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歌的教学策略

2018-10-20陈雯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歌

陈雯

【摘要】:小学音乐课中民歌的学习日以得到重视,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有了关于民歌学习的内容。然而就目前小学教材中民歌的选择来看,学生并不喜欢,从教学效果来看,成效不显著。笔者根据自身的民歌学习反思和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如何选择民歌来有效教学这个问题上得出几点心得,供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一同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民歌 民族文化传承

1前言

柯达伊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且适合教学的民间音乐。音乐教师要重视祖国民间音乐的教学,努力从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戏曲及曲艺音乐中选择最有质量的、最适合具体年龄段的音乐素材,精心设计适合儿童游戏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音乐母语”,觉察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并以此为参照点,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从“千课万人”中看民歌的教学方法

为发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2018年10月13日,“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民族音乐与文化传承”课堂教学研习峰会在杭州之江饭店拉开了序幕。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大师之观点,品悟名师之课堂,一节节弥漫着浓郁民族音乐气息的观摩课令人印象深刻,撷取几处精彩掠影于大家共同探讨:

2.1最快乐的课——游戏中学唱民歌

苏派名师黄美华执教的《抓妈荷》这节课,《抓妈荷》是一首沭阳民谣。妈荷,是沙包的意思。歌曲借助儿童玩“抓妈荷”的游戏,向人们介绍了沭阳地区的传统节日,抒发了美好生活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主要介绍“妈荷”的玩法,因此前部分紧紧围绕“玩沙包”游戏,让学生在音乐中玩游戏,感受抓沙包的三拍子韵律,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立刻随着音乐的韵律准确地将“抓妈荷”的动作“扔”“抓”“放”等表现出来,彷佛置身于“抓妈荷”的游戏情境中。学生在游戏中学民歌,感悟沭阳地区的生活民俗气息。后半部分则介绍每月的节日以及相应的习俗,从而营造出一种诙谐的气氛。

2.2最细腻的课——律动中体验民歌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很经典的管乐合奏曲,利用节奏、速度、和声、调性及配器的变化表现出少数民族唱歌、对舞、群舞的场景,先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和各种独奏乐器版本。它以充满激情的旋律,生动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汲取了当地群众流传的对歌、对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表达了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伍娜老师执教的《北京喜讯到边寨》,老师就很好的分析了音乐片段、把握了音乐要素,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演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各段落节奏、乐句、旋律、音色等要素,体验到乐曲热烈、欢腾、奔放、喜庆的音乐情绪。

2.3最新颖的课——合唱中感触民歌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的杜鹃老师执教的《叮铃铃》这节课是教师运用多年合唱教学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提-叠”式班级合唱的课例研究,提炼歌曲中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突破点,以此为动机不断叠加发展各种音乐表现要素,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吃透、巩固、熟练声部的歌唱,最终达成合唱的效果。本节课中,提取了歌曲的风格特点及音列,通过“甩鞭”、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知与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声势、力度、音色、歌唱技巧、声部等的叠加帮助学生学会并积极地表达歌曲中牧羊人的欢快与意境。

“千课万人”展示的课堂都是名师的精心之作,他们对于民歌的教学意识、前沿的理念、独特的创意,让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且学且思。

3民歌的整合教学、对比教学与改编教学

在民歌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流行歌曲中借用的民歌音调作为切入点,进行民歌教学对比,通过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流行音乐中的民歌音调,使其体验到民歌中蕴含的内涵等,还可以对不同地方的民歌用以教学对比。例如教师在讲授《浏阳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听赏相关的创作歌曲,例如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周笔畅的《浏阳河 2008》等,让学习者体会不同演唱家和歌手对《浏阳河》的不同演绎,也让学习者体会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对民歌肃然起敬,认真面对这一门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艺术。当在进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讲授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听赏孟庆云作曲、闫肃作词的《亲亲茉莉花》和梁静茹的同名歌曲《茉莉花》等,還可以让学生听赏东北民歌《编花篮》,感受民歌与地方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南方民歌的委婉、北方民歌的直白粗犷。

此外,教师还应当适当改编民歌,适于学生传唱。民歌来自于民间,内容繁杂,传授时不能照搬照用,需要教育者予以适当改编。编写校本教材也十分重要。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内容的积极性,适当改编内容,符合学生审美需求。任何歌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形成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爱好、文化传统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分不开,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歌改编时应该考虑到一点。

4结语

丰富多彩的民歌作为我们民族音乐艺术中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继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学习与探究。无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角度来看,民歌的学习都是不容忽视的。笔者根据理论知识、学习反思和亲身的民歌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希望对于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儿童能够通过我国的传统民间歌曲中得到审美享受并产生兴趣,将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薛媛.小学音乐教学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7,11:77.

【2】  武闻彤.中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育民歌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小学音乐教育中流行歌曲的作用研究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