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力
2018-10-20汪洁琼
汪洁琼
摘要: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2011年版)对该领域提出的要求是积累丰富的几何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76-01
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未来的社会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智慧的竞争,体验的竞争。未来教育的重点不将是知识的传授,将会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团队精神。”作为一线教师,对此感悟颇深。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2011年版)对该领域提出的要求是积累丰富的几何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我将结合自己的低段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想法。
1.提供实物教学和现实情境,加强直观感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低段教学涉及的几何形体和几何现象大多都能在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儿童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往往是从观察其所熟悉的具体对象开始的。因此,提供实物、模型或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往往是教学的开始。为避免盲目观察,提高观察效率。教师应在观察前明确要求,循序渐进。观察时要多种感官参与,如学生通过用手触摸、用眼去看、用身体的其它器官去感受,把视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从而掌握图形的特征。
例如,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我设计了三步骤,通过“分一分”、“摸一摸”、“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首先通过把积木分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象,小组内说一说,在合作中交流掌握这些几何体的形状特点。最后通过游戏型的练习和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学生通过调动各个感官系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在一年级《位置》的教学中,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也通过游戏性活动,听口令,摆物品,整理书架,换位置等等,让孩子手眼脑充分调动起来,内化知识。
2.注重操作性,在指导作图和测量中提升想象的空间表象
学习作图和测量物体,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新课标突出了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实例”。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测一测等,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
例如,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在一系列感受角,认识角,判断角之后,我就组织学生尝试画角。一开始我并没有讲怎么画角,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画角。然后将他们画的各种角投影到屏幕上,针对他们在画角中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探讨画角的方法。在总结学生们画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画角的正确方法。在這里,以学生自学自误,教师引导归纳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体验角色小画家的创作快乐,并在提炼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感知。课后作业反馈证明,这比教师手把手教授,学生机械模仿的方式更深刻。
3.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在转化中提高想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个体单独的图形概念,忽视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关注图形静止状态下的知识教学,忽视图形之间的转化过程的教学。因此我们在平时应注意互相渗透,动态想象,有机结合。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中,学生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基本特征后,开始利用学具拼一拼进行动态想象。在这个动手操作过程中,我们一定得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操作。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再由这些三角形通过拼搭形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面积守恒的观念,又渗透了拼搭中对“边相等”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以后学习对称、旋转、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奠定一定的基础。
4.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选择运用多媒体,这也是现代科技带给老师和学生的福利。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创设动态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优化教学效果。图形与几何大致分为四部分内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知其然”,难以道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例题可以做到灵活、多变,不像在黑板的比较死板,同时可以节约板书和画图的时间。
5.结语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形成的,这是一个需要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培养。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思考和想象,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孩子想象,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育兵.浅谈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3(01):70.
[2]李惠君.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2(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