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看当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2018-10-20王敬黄婷孙春晓
王敬 黄婷 孙春晓
纵观整个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出,课程与教学从二元对立论走向了连续统一论,从泰勒模式的技术理性支配,到后来的实践理性与解放理性。当今,课程不再是课程内容,而是一系列的课程符号与课程事件,需要与具体的实践相互作用,不断批判,改造,创生。教学也不是忠实的传递课程的内容,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不断对课程变革。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一)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从传统的受技术理性支配的课程与教学,是追求和实现客观化和科学化的科层课程与制度课程,而受解放理性支配的课程与教学,显然追求的是体验课程。那么,课程与教学就是一个变革的过程,而不是忠实的执行课程专家给教师制定好的课程计划。课程与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根据教学情境不断变革的过程,对内容的变革是有效传递课程的手段,只是传统的制度课程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教学过程,而体验课程则是为了更好的传递课程内容,满足新的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從"变革"的视角看课程,课程不再是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教师的教案等静态的内容,而是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而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从"变革"的视角看教学,教学也不是忠实的传递课程内容的过程,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创生适合自身需要的课程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既定课程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造。
(二)教学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
从技术理性支配的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对立到由解放理性支配的连续统一论,教学逐渐成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而不是人际交流的过程,不再是由课程控制教学,导致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教学是根据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境中整合情境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整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教育经验,新的课程。现有的课程方案只是供选择教育经验的工具。
(三)教学是课程的体验过程
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课程分为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与体验层次的课程。而当教学作为课程的体验过程,那么课程就成为体验层次的课程。课程不再是一系列的"文本课程"(课程计划,学程,教科书,教师教案),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际感受到的,领悟到的课程-"体验课程"。由于每个教育情境不同,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文本课程"不能适应每个具体情境的需要。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构自身对课程的理解,对其意义有自身的解读与思考,从而对给定内容不断改革批判与创生,不断转化为自身体验到的"自己的课程"。
二.当代教师的角色
(一)课程的开发者
传统的教师只是课程专家制定的课程方案的忠实的执行者,受到严格的控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当代受解放理性支配的体验课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给学生传递已有的教科书上的内容,需要教师分发挥自身课程开发的能力。传统的"学会教学"是教师如何控制教学实践,如何将既定知识有效传递给学习者,而基于新课程教学观念的"学会教学"则是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和学生一道共同创生课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教学的促进者,咨询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就是把在课程计划中理解的课程忠实的实施的角色,那么教学无疑会成为一个传递既有知识的控制过程,教学无疑成为了一个灌输过程,教师也就成为了知识的灌输者,当体验课程逐渐代替制度课程成为主体,教学成为了和学习者一起开发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教师就成为了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的促进者与咨询者。
三.当代学生的角色
(一)课程的开发者
传统的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被控制对象,他们要学什么,做什么,都是被确定好的,他们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当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确立,学生不再是接受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主体,不再是接受教师为他准备好的知识的角色,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和他人一起,共同开发属于自身的课程。
(二)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传统的学生,他们是规定好的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去创造自己的知识,或许他们所创造的知识文化并不被重视。殊不知,儿童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过程所创造的文化有时比课堂知识更有价值与意义,它们代表学习者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对世界的意义的手段,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当代课程改革倡导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那么就要尊重学生所创造的知识与文化,并将其有机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三)教育经验的创造者
当体验课程逐渐取代制度课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充分确立。学生与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不断创造着教育经验,这些属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在当代也显的越发重要,当代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需要,那么传统的由教育者的经验代替学习者的经验,成人的经验要优于学习者的经验的观念应该被淘汰。那么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应该以儿童的经验为主,整合学科内容,整合当代火热的社会实践,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