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技术

2018-10-20脱兴华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脱兴华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蓬勃发展,在进行修筑灌浆施工技术时,应该着重注意灌浆施工技术,该技术是施工顺利开展之保障。众所周知,灌浆施工技术是项复杂技术,它涉及诸多领域知识,在施工中应该着重保障该技术发挥出实际效益,提升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施工技术

1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是一项繁琐、复杂而系统的施工技术,作为施工方,施工人员应具有娴熟的灌浆施工技能,根据不同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灌浆施工技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灌浆施工技术水平。

2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 灌浆孔钻孔施工技术

该技术包含几个施工内容,第一:保障孔斜率。进行浇筑时,应该着重把握灌浆钻孔施工需求。从施工经验上看,其浇筑的孔壁以及直孔位置要正直,而且还须保障均匀。尤其是进入于帷幕深孔时,更应该把握该浇筑原则,当孔距逐渐缩进时,最好近孔之间的测斜工作。第二,钻孔顺序。进行钻孔时,可以不用区别帷幕灌浆以及固结灌浆孔类型,这两种类型浇筑都应该基于加密要求进行浇筑,根据严格的程序开展施工。在进行浇筑时,首先要做好第一道工序:孔灌浆工序,保障该工序正确执行之后,在开展后续的工序。根据要求展开施工,会取得良好效果。该程序能够保障每个顺孔都实现灌浆,而且该浇筑孔可以充当检查孔进行施工。该孔在压水试验中,能够提升吸水率。当这个吸收率达到施工要求时,就能够提升后序孔施工质量。第三,钻孔和裂隙的冲洗。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做好浇注孔清洗工作,对钻孔以及裂缝位置进行冲洗,将其中残留的铁砂粉以及岩粉清洗干净,使得这些浆液同水泥浆较好的混合在一起,提升结良效率。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钻杆来提升压力,另外将多余的空气挤压在外,最后重复冲洗该部位。从实践中看,将冲洗干净的单孔放置平整的岩层中。

2.2 钻孔压浆灌注

钻孔压浆灌注桩技术包括定位,成孔,注浆,灌注混凝土,检测环节等。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些技术问题是桩点错位,机械成孔导致堵塞,压力注浆的材料选用不合格等问题。解决办法是在定位过程中通过精确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创建数据库,整理地质水文资料,画出桩点的平面图,计算数量等。在机械成孔环节中,钻杆必须严格垂直,并且配合人工清除污垢,过程中的部分泥浆会随着机械转动而排放出来,工作人员就要记得随时进行维护,以防出现事故。

3 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3.1 浆液材料基本要求

一般施工水泥材料都会包含:水、水泥外加剂等等,可以把浆体压制成7.07×7.07×7.07立方米的试件便可,另外还需注意标准养护,其养护时间为7小时,当达到抗压强度在5MPa时符合施工需求。在进行浇筑浆体时,它要求比较高,浆体的粘稠度应该得到保障,进行浇筑时保障它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将这些黏稠的浆体均匀平铺。

3.2 灌浆方式

灌浆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纯压式的灌浆方式,第二种是循环式的灌浆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以及差异,在施工中应该根据施工需求定位好这两种灌浆方式。纯压式的灌浆方法,它指的是简单的将浆液沿着灌浆管慢慢的放入钻孔中,没有重复循环环节。该灌浆方法比较适用于裂缝比较大的岩缝中,深孔不能过大,一般在10m到12m之间最合适。确定灌浆方法之后,再使用比较浓浆液进行浇筑。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些比较小的缝隙容易堵塞,灰浆不能经过这些小孔进入细缝内,浇筑效果不太明显。第二种是循环灌浆方法,该方法还可以细分为孔内循环以及孔口循环。一般而言,浆液在孔内位置进行灌浆时,该灌浆方式称为孔口灌浆,也可以将其定义为纯压式的灌浆方式。

3.3 灌浆顺序

一次灌浆方法,该方法是将孔钻到最深处,再沿着该孔的方向进行浇筑,该方法时常被应用到孔深比较小的孔内,这个小孔一般小于10m。在进行浇筑时,应该保障延边裂缝位置不出现裂缝,不能有渗水现象。如果实际工程中出现该问题,将不能使用该方式进行灌浆,应该进行分段灌浆,保障灌浆质量提升。

3.4 自上而下灌浆方法

该灌浆方法也可以称为分段式灌浆方法,该方法需要拥有较高的灌浆压力,才能保障灌浆质量。进行灌浆时,应该将安全放置在第一位,使用该方法进行灌浆将取得良好效果,保障施工安全。另外,该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岩层倾角发育缓慢以及一些破碎地质地区。一般进行施工时,都会优先考虑该方法,该方法取得施工效益效果比较明显。当钻孔达到3米到5米深时,快速进行冲洗、壓水以及灌浆等环节。浆液逐渐凝固时,再进入下一步施工。该方法虽然能够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但还是存在缺陷,比较浪费时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多次灌浆机械以及移动钻机,消耗大量的时间。

3.5 自下而上分段式灌浆法

该灌浆方法适合进行一次性深钻孔,进行灌浆时应该分段式进行自下而上灌浆,当灌浆达到3米到五米时,就应该进行分段式灌浆。每个分段口,应该使用塞孔将其堵塞住,在上段进行灌注时,下段也开始开展灌注,把握时间顺序。在灌注过程中将降低设备运行时间,提升施工质量。然而,该方法缺陷是不能保障施工质量,而且方法使用范围也比较狭窄,只适用于岩层倾角小以及岩层比较坚硬的地质。灌浆孔应该保障在3到5个之间,水电工程灌浆要根据该工程裂缝情况、混凝土实际面积等等来确定。灌浆孔大小应该同灌注嘴大小一般,控制在5cm以内。灌浆顺序应该从工程量比较大的地方开始,从远距离逐渐向内靠近,再从大到小逐渐靠近。如果在灌浆中出现,浆液从一处冒出时,应该停止灌注,并且迅速移动到另一个灌注孔进行灌浆。在灌浆之前,应该把握灌浆压力,将其控制在1mpa到4mpa之间,灌浆时间停留在3分到5分时,该灌浆效果最佳。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该工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修筑时,应该保障该工程质量,而灌浆施工技术是项复杂技术。施工人员要掌握该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灌浆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试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