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党性教育中的有效性传播及对策研究
2018-10-20刘开源赵剑华
刘开源 赵剑华
摘 要:党性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根本准绳,高校党校承担着对高校广大青年学子中的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下新媒体被广泛运用,大众传媒兴起的环境下,高校党校如何做好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高校学子和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实现党性教育的有效性传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党校;党性教育;新媒体;大众传媒;有效性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指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或党员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手段及其原则,运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等的认识,促使党员内在素质的提高,提高党性修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1]高校党校作为对高校广大青年学子中的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坚强党性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如何更好地对广大学员进行有效性党性教育传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党校党性教育中有效性传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党校教育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为党课的学习提供了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对党员的监督性较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党校教育模式中的党性教育有效性传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党校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目前各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内容基本一致,通常是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党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的确是党校学员们必须具备的党的理论知识,但是如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党的理论知识是最为基础性的党的知识,几乎所有的党员从入党积极分子起就已經系统全面地学习过这些知识,对这些陈旧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倘若学员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甚至是正式党员之后,在党校里学习的依旧是这些最为基础的党的理论知识,并且党校教师不懂得如何将这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话,这些日益活跃的学员们的思维与党校固守传统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便会大大影响到党校党性教育传播的有效性,从而,使得高校党校党性锤炼的作用被削弱,学员们接受党性教育的积极性受挫。
2、党校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高校党校作为高校的“校中之校”,学习环境优越,设备齐全,师资充沛,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高校党校教育本应该呈现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大多数高校党校依然是单一的灌输式上课模式,鲜有创新,虽然也有高校党校在集中上课这一教育形式之外进行如先进党员作报告、演讲比赛、唱红歌,知识竞答赛等不同的模式,但是这些依然脱离不了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很多高校党校不懂得将当下越来越占据着传播领导地位的新媒体、大众传媒等线上模式运用到党校教育中去,也不懂得探索将互联网应用这一青年学生最为欢迎的传播模式融合到党校教育之中,使得本就为期不长,且常占据学员空闲时间的党校学习显得枯燥、脱离学员生活,降低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员只有在党校培训期间才能接受到系统的学习,一旦培训结束,或者学员转为正式党员之后,也就没有了课后巩固学习的途径,导致基本的理论知识也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这些都将大大降低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有效性。
3、党校学习时间有限。“党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2],高校党校肩负着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任务,党性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教育难度大,要真正锤炼出学员坚强党性是一个长期不断的教育过程,而不能一蹴而就。在当前高校党校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党校教育时间短,次数少,间隔时间长的问题,甚至于有些高校党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为了完成教学课时任务而组织短时间的突击培训、教育,这些时断时续的党性教育看起来贯穿了学员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正式党员的全过程,但实际上学员真正在党校进行学习,接受党性教育的总时间是偏少的,这对党校党性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参加高校党校组织的培训和学习的基本上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而预备党员和党员却很少有机会再次接受到党校的教育机会,这使得有些党员便减少了加强党性学习的时间,而党员恰是锤炼坚强党性的中坚力量,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中途缺失,不利于党性教育的真正实现。
4、党校教师队伍趋弱。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关系着能否培养出有党性,觉悟高,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又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的优秀党员。党校教师的素质水平亦是衡量高校党校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总言之,高校党校教师作为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传播人,其队伍建设是高校党校做到党性教育有效性传播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在许多高校党校中,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存在着兼职化、理论素质偏低等问题。在高校党校中,给高校党校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知识传播的往往是党政干部及教职工兼职的党课教师,而没有专门的党课任职教师,这些兼职党校教师存在长期脱离党性教育一线,本身理论知识较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党校教师们对党课投入的精力不够,直接导致了党课教学质量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易造成学员注意力分散,甚至因为对某个教师的不认同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学习成效。
5、党校学生课堂自主性差。有俗话说“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校党校学员主体作为传播中的受众,其接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因此部分高校党校学员的课堂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差也是影响党性教育有效性传播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党校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员都只是通过短短的上课时间来获得党的理论知识,有的同学会在课前对于课上要讲的专题进行预习,以便于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和交流。而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工作,没有对党课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坚强党性的锤炼恰恰又是一个长期、主动的过程,只通过课上短短的时间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自主主动学习、实践党的知识的意识,往往容易使得党性教育流于表面,从而影响到长期的传播效果。
二、高校党校党性教育中有效性传播及对策
1、创新制定教学内容,丰富党校教育课堂。高校党校在实际教育中,应适当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着力提升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针对性和时代性[3]。高校党校教师作为对党员、发展对象等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的实施者,高校党校对其自身党性修养、理论素养水平有着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党校需要一支高素质、党性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后,高校党校教师需要将党课的内容融合时事政治和大政方针、引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与社会热点、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党课的实际作用及其趣味性得到大的提升,從而使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真正深入学员内心中去。
2、积极引入新媒体、大众传媒,打造多媒学习课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兴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使得互联网在传播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互联网而催生出来的微信、微博、各种APP成为了向大学生传播信息最为即时、便捷的传播新媒体。高校党校应当抓住互联网新媒体以及大众传媒传播信息即时、便捷的特点,充分引入新媒体、大众传媒,创新高校党校党性教育新模式。比如在党校可以打破传统的说教课程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等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亦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党校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建立党校微博、微信聊天群等加强学员间的联系与交流,将互联网传播这一模式融入到课堂中来,更好地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党校党性教育的有效传播。
3、网络党校“第二课堂”,随时随地加强党性教育。高校党校普遍出现学员学习时间零散、总学习时间不长以及已经入党的学员无法持续获得党校党性教育从而使得高校党校党性教育有效性受到影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党校有限的课堂教育资源同多批次、多人次、多课时的学员培训之间的矛盾。高校党校的教师人数、开课时长等影响因素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本质性改变,所以高校党校应当充分利用高校在网络方面的优质资源,整合党校课堂实录、教材、讲课稿等线下内容,创设以高校党校网站为基础,综合运用高校党校相关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党校“第二课堂”,弥补学员培训期外学习党的知识、提高党性修养的空缺,做到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锤炼坚强党性,从而极大提升党校党性教育的有效性。
4、巩固高校党校堡垒,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党校教师队伍,在担负党校教育,落实党校主阵地职责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强化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强化“党校教师姓党”意识,着力提升高校党校教师党性修养、纪律修养,确保党性教育传播者自身具有坚强党性。要强化党校教师党课主业意识,严肃党校教师思想,党校应当加强对党校教师更为深刻的理论、实践教育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建立相应的教师党课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队伍创新、创造活力。要通过多渠道如高校党校专职教师招聘、优秀高校行政人员转岗为党校专职教师、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党校党课教师等方式壮大专业党课教师队伍,做到专职教师上党课与优秀高校党务工作者兼职上专题党课等模式相结合,从而保证拥有一支强有力的进行党性教育传播的教师队伍。
5、加强相关管理监督,激发学员自主热情。高校党校学员以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在对这些学员进行党性教育过程中,需对每一学员参加的阶段性学习作出相应的评价。党校的这一评价对每一位学员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甚至决定着学员是否具备入党资格。针对当前存在的学员学习自主性低、积极性不高,党性教育不能深入学员内心和行动中,从而导致党性教育传播受阻的问题,应当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和监督,对于消极懈怠的学员,要及时提出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应当予以清退。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给予相应激励。通过制度化的奖惩机制,高效党性教育传播,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勇、陈诗、杨绍辉、程小放:《高校学生党员党性及其影响力研究》,《学理论》,2011年,第五期,第34-36页。
【2】宋霞:《创设“体验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三期,第55-56页。
【3】万天宇:《加强高校学生党校教育实效性探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三期,第73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