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对策

2018-10-20韩大猛王馨

躬耕·文化精粹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对策

韩大猛 王馨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全局出发,认清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在分析目前双方融合中所存在问题的基拙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大程度地推动二者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侧重解决大学生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过程中的理论认知问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侧重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面临的实践难题。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将解决理论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解疑释惑,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期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得到增强,效果也日益显著。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包含着众多因素,我们在拓宽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主阵地、多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担全部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这不仅会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压力过大,更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有利于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如何做人的过程。人是知情意信行的统一,是德智体美劳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阐释与传播,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难题,养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虽然二者育人的方式、途径不同,但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与相互支撑,关乎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为融合的教育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不是单一的,目标的制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的期待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教育目标不同、各有侧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发挥主渠道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武器。

(二)社會主义办学方向作为融合的政治基础

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体现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命脉所在。根本方向是我们必须坚持、绝不能动摇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基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三)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效融合的组织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目的是育人,是为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坚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保证。习近平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对策

(一)明确任务,求同存异

在探索二者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之前必须明确双方的角色,求同存异、各司其职。根据历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发的文件精神,大学生思政理沦课应在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中浓墨重彩。

(二)组合团队,形成合力

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他们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形成合力的前提是由学校党政领导牵头,打通教务处、学工部和团委的壁垒,搭建平台,邀请“两课”教师、辅导员、思政专业学生骨干以“自主+合作+实践”的方式组建教研室,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三)改进模式,有的放矢

一是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出发,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课堂理论教育不容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才能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必须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讲解。二是将大学生日常思想状况进行课堂剖析,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日常思政教育活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班主任和辅导员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理沦课上进行深人剖析,这种方式将使学生对社会规则、政治观念、道德要求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相互支撑,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如何有效融合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为大家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系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JGSZD201702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8.

作者简介:韩大猛(1979年2月),男,汉族,黑龙江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历史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对策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